错将张掖认江南:甘肃河西走廊纪行之一

2013年08月07日 13:1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王晋 李琛奇 张曙红

  错将张掖认江南

  ——甘肃河西走廊纪行之一 

甘肃张掖黑河湿地一角(资料图片)。张 轩摄

  汽车在连霍高速上飞驰,路边戈壁旷野的土黄色中,时有一抹绿色跳跃。在西北行走,看惯了戈壁、大漠后,这一抹绿色格外亮眼。

  珍视、呵护这片绿色,是今天甘肃张掖人的坚守和选择。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的美誉。黑河穿城而过,为这个西北古城增添了水的灵秀。

  走进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内,一望无际的芦苇轻轻摇摆,漫长的栈道在芦荡间逶迤,时不时有鱼虫跃动、鸟雀惊起。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纲说,“4年前,这里还是城市北郊的盐碱地、垃圾场。这些年投资9000多万元,重现碧水蓝天,已成为离城市最近的湿地公园,发挥着重要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这片面积为2.6万亩的湿地,恢复了张掖“半城芦苇,半城塔影”的历史风貌,成为市民和游客夏天最为喜欢的休闲之所。

  每个地区和城市都有自己的资源禀赋,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找准特色,明确方向。从张掖自然属性、历史属性和现状特征的认识出发,基于对生态基础性、脆弱性和特殊性的认识,张掖市委、市政府2008年明确了“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这3个发展重点,形成了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突破口加快张掖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

  “我刚到张掖任职的时候,大家问我‘金张掖’金在何处?说老实话,回答这个问题很尴尬。”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回忆道,“从现状看,张掖在全省的位次有下滑之势;从远景看,又看不到明显的优势和出路。这个‘金’字显然还不是现实。”

  通过深入调研,他们对张掖的特殊区位和自然禀赋有了新的认识。河西走廊是我国的战略通道、经济通道、军事要塞、生态屏障、对外开放的必经之路,位置非常重要。同时,这里位于我国地形第一阶梯青藏高原与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过渡处,南依祁连山,北望巴丹吉林沙漠,高原冰川、森林草原、荒漠戈壁、丹霞景观、湿地景观在这里如一幅画卷依次铺展,堪称“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

  “这是一条自然生态景观线,也是一条丝绸之路历史人文线,张掖恰恰处在两条线的交会点上。‘金张掖’的‘金’就在于其历史文化丰厚,在于其生态意义重大。张掖是个坐落在湿地上的城市,北面是戈壁沙漠,南边是青藏高原,如果北边的沙漠侵害到南边的水源涵养地,会造成巨大的生态灾害。绿洲是整个城市、整个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水是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就决定了河西走廊必须定位为生态经济功能区,走生态经济的发展路子。”陈克恭说。

  加快向生态经济转型,是张掖人的坚定抉择。2011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确立“率先实现转型跨越”的总基调和“做大做靓宜居宜游”的战略基点,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培育壮大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着力打造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高端户外运动集中区,彰显“多姿多彩多优势”特色风貌。

  越野车在沙丘间颠簸,尘土飞扬,路边的梭梭、白刺、沙拐枣等沙生植物倔强地生长着。记者来到临泽县平川镇一工程滩个体治沙造林示范点。这里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时值正午,阳光晒得人睁不开眼睛。张掖市林业局防火办副主任李庆会指点着连片的沙生植物,“这是3年前种的梭梭树,生命力特别强,固沙效果不错。名贵中药材肉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肉苁蓉亩均产值150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农民治沙除了每亩地能得到120元的造林补贴,还能卖苁蓉,承包积极性很高。”

  在临泽县小泉子林场治沙站,52岁的治沙站站长王廷江带着记者攀上高高的沙丘,深一脚浅一脚,鞋里灌满了沙子。“这片示范区共有5000亩,去年我们完成治沙任务1000亩,今年的任务是再治理2000亩。在这里种一棵树真不容易,要把水拉上来浇上,三分种七分管,种上了要成活,关键在于管理好。我们站在风沙的前沿,把沙丘治住,不让沙丘流动,这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

  生活在大漠的人们从切身经历中更深刻地体会到,先污染再治理的模式行不通,不保护生态环境,人类连生存的底线都守不住。高台县林业局副局长陈鸿多年治沙,他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刚开始治沙时,风沙特别大,“扎了两顶帐篷,过几天就得把帐篷绳子再固定一下,不然就会被风刮跑。种上梭梭,一场大风就把树苗刮跑了,风沙一来,公路都埋了。造林后,沙丘固定下来了,行路正常了,过去的农田又能耕种了。”他感慨地说,“不讲生态文明,绿洲就会变成沙漠,黑河就会变成第二个石羊河。”

  肥沃的绿洲使张掖具备较好的农业基础。如今,这里的传统农业正加速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在甘州区南部,张掖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共同规划建设了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示范区建设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以“多采光、少用水、节省地、高效益”为追求,2010年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投资9.19亿元,培育农作物新品种200多个,滴灌、喷灌、微润灌等节水技术被广泛应用,收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显著效果。

  记者走进示范区的一座日光温室,只见满棚的辣椒苗长得一人多高,挂满果实。党寨镇王家堡村村民陈会萍正忙着采收,她告诉记者,这是去年试种的新品种,已经采收了3茬,销售收入1.4万元。她家是甘州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户,2010年贷了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今年初已提前还款。去年,她家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左右。“我今年选了两个品种试种,各种了一半,感觉其中一个产量更高。技术上有问题,打个电话专家就来了,没啥困难!”

  在张掖,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去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1.89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2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95元,同比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7504元,同比增长16%。更令人欣喜的是,宜居宜游的环境建设带动了生态旅游的加速发展,2010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2011年达300万人次,2012年突破500万人次。生态旅游带来的人气,又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产业结构逐步得到改善。

  与抓工业、抓项目比,发展生态经济投入多、见效慢。陈克恭坦承,选择这样一条路子,难免会遭遇各种非议和压力。“现在各级政府对干部考核的重点还是GDP。数字指标上不去,同志们到省里开会就会感到脸上无光。同时,老百姓要脱贫致富,愿望很强烈。有人说,你看得那么长远,眼前的事情怎么办?各地都在上工业项目,你反过来花钱搞保护,不搞工业怎么把GDP搞上去?怎么把老百姓的收入搞上去?我们顶住了压力,坚持下来了,大家看到了效果,就坚定了发展生态经济的信心。”

  不唯GDP,坚定不移地发展生态经济,反而给城市带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陈克恭说,“我们提出把宜居宜游打造成首位产业,以此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其实,一个城市只要形成宜居宜游的环境,随之而来就是宜商宜业,最终一定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环境优美、民族团结的发展目标。”

  如今的张掖绿洲,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日益呈现出“多姿多彩多优势”的魅力。“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古人的诗句,已经成为今日张掖的现实写照。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