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优化经济空间布局 整体发力打造发展新态势

2013年09月22日 10:1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丁士 孙世芳 单保江

压题照片 山东烟台滨海路一瞥。侯贺良摄

  打开地图,山东犹如一只大鹏,面向大海,展翅欲飞。

  暑热8月,我们采访组踏上了这片生机勃勃、热气蒸腾的土地,处处感受到9400多万齐鲁儿女,正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这“蓝黄”两大国家战略的东风,协同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这种全新的区域战略布局,不仅仅是经济空间布局的优化,同时也是发展思路的转变和发展重点的调整,为升级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托起一个大鹏展翅奋飞的新齐鲁。

  “一蓝一黄”:开拓五彩新空间

  “蓝色”是海洋、是开放,也是海纳百川的气魄和勇气。

  沿着宽阔的公路驶向大海,一个个临港园区在两旁展开。在一片还在施工的厂区前,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恒道告诉记者,这里是中海油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工地,其生产工艺有自主知识产权,属于高端精细化工项目。再往前,是中化弘润石化项目,50多个巨大的储油罐,储存能力达400万立方米,居山东首位,其中保税罐区可实现年保税额40多亿元。粗大的输油管道像长龙一样伸向远方,直到170多公里外的青岛黄岛。中海油和中化这两大项目加上配套产业,将是一个千亿元级的石化盐化产业园区。

  张恒道说,潍坊滨海开发区是蓝黄战略的交汇区,高端项目聚集势头很猛。他指着车窗外:这是瑞驰汽车生产基地,前边是比德文新能源汽车基地,这一片将打造成500亿元级的新能源汽车园区。这是国翼飞机制造项目,年内将投产,五年可形成年产500架的规模。年初开工的华创工业机器人项目、纳米材料项目、汽车制动器项目等等,从车窗外闪过。全区总投资达千亿元的数百个大项目,展现出这里的蓬勃生机。

  向北逼近大海,只见广袤的盐碱滩上宏图正起。新建成的潍柴产业园,是万台中速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车间超乎寻常的高大宽敞,一台柴油机约有四五米高,人站在旁边显得渺小。潍柴重机执行总经理顾文海说,这样的大马力柴油机,技术含量高,竞争对手少,目前订单基本能满负荷生产。

  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告诉记者,潍坊拥有数百平方公里盐碱海滩的独特优势,现在举全市之力突破滨海,着眼点不是增量提速,而是转型升级。升级的第一个特点是滨海在快速增长中水资源消耗要保持“零增长”,现有水源要多次循环利用,加上洪水和海水利用,保证现有用水量不增长。升级的另一特点是打造一流软环境。开发区实行零资本注册、零收费管理、零距离服务,项目落户实行备案登记制、专管员联评制、限时办结制。

  在“蓝、黄”战略经济区,像潍坊这样着力描绘新蓝图的城市还很多,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和产业集群的调整,使布局更加合理、产业更具竞争力。

  在烟台西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施工的总投资700亿元的万华工业园工地,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园区正在这里崛起,建成后其主导产品将由目前的世界前三跃居世界第一;而东部高新区海洋和生物产业的发展势头喜人;南山集团投资260亿元的航空产业园达产后,年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400亿元;在养马岛对面,山东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正在拔地而起……

  在威海高新技术开发区,有100多种医疗产品打破国外垄断的威高集团,近年来他们先后建起了医药科技、骨科材料、心脏支架和电子工程等一个个工业园,都走到了世界前沿。新北洋工业园也规模宏大,气势不凡。该企业是国内专用打印扫描及系统集成产品行业中唯一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并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还有以光威碳纤维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银河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北洋集团无线射频、光纤传感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等,都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沿着烟(台)威(海)滨海产业长廊一路走来,一批正在崛起的新型产业集群让人振奋。

  转型升级要做加法,但有时也要做减法。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看中威海一处深水港湾想建大化工项目。市里派出技术专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该企业已有项目现场考察。白天不见污染,但晚上悄悄到现场,仍有异味。于是市里顶着压力,果断叫停该项目。去年,威海市共拒批这样的“两高”大项目12个。

  记者调研过的每个市县,谈到淘汰落后产能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壮士断腕这个词,确实符合实际。

  威海市委书记孙述涛说,金山银山换不来绿水青山,威海生态发展的路子永远不能变。

  在工业及产业基础良好、外向度较高的山东半岛,人们崇尚“蓝色”,但同时作为拥有黄河入海口的省份,人们也喜爱黄河母亲的颜色,那是大地、是务实,也是脚踏实地的精神。

  在位于黄河三角洲的无棣县水湾镇,走进了白杨村农民白景元家的玉米地。他家的20多亩中度偏重的盐碱地,最早是牧场,后来改造成了棉田。靠配套措施,今年这盐碱地破天荒收获了小麦,单产突破600斤。记者捧起地头挖出的水用舌头一舔,苦咸,更知丰收来之不易。

  这里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渤海粮仓”项目的示范样板区。该项目将通过在环渤海地区改造中低产田和盐碱地,实现年增粮食50亿公斤。滨州市无棣、沾化两县打算三年内至少建5个5000亩“渤海粮仓”核心示范区。

  在黄河入海口东营。这里靠科技大面积养起了海参。随着蓝黄战略的推进,山东共建成万亩以上现代渔业园区50多个,其中海参养殖面积就超过80万亩。蓝黄两区的生产总值已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成为山东发展的新引擎。

  “一圈一带”:形成协调发展新动力

  8月30日,山东召开推进“一圈一带”建设动员大会,这个经济总量占山东六成左右的区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一圈一带”规划的出台,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根据规划,省里将采取多种方式,设立100亿元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投资基金和200亿元的西部经济隆起带投资基金,以加快其发展。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包括7市52县(市、区),将以济南为核心,形成紧密圈层和辐射圈层的七市抱团发展格局。第一步将率先在济南周边70公里范围内实现同城化,最终让150公里的半径圈实现一体化发展。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要素市场、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有许多推动一体化的具体措施,让群众受益颇多。

  西部隆起带建设包括枣庄、济宁、临沂、德州、聊城、菏泽6市以及泰安市的宁阳、东平两县,将在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长条地带,依托交通干线和优势资源,打造若干发展高地,形成聚吸优质生产要素的“海绵”效应和商品流通、产业辐射的“泵压”效应,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工作的重点,将集中在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和改革开放上。

  山东经济东强西弱,东西差距巨大。2012年,山东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公共财政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3%和48.7%。

  记者来到菏泽高新技术开发区,这里的步长制药是菏泽2001年引进外地企业兼并当地药厂建成的。总经理刘鲁湘说,山东省多年来集中力量“突破菏泽”,我们要多作贡献。步长制药去年位居全国医药工业百强第8位,中医药企业第1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省市各级的大力支持。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郝丕进告诉记者,开发区内医药及关联产业占大头,现已聚集40余家,其中有两家全国百强药企。去年菏泽医药产业产值318.6亿元,半数以上是在开发区实现的。

  这是山东省向西部倾斜政策的一个成果。据介绍,几届山东省领导班子都出台政策扶持菏泽等地区。1998年底,山东省委提出“东西结合、帮扶菏泽”。2004年山东出台政策聚全省之力对口帮扶“突破菏泽”,省“十二五”规划对菏泽的政策又有突破。2004年到2011年,8个省直部门共帮扶菏泽对口县15.2亿元,其中无偿资金10.2亿元。8个经济强市对口援建工业园区,转移劳动力,大大活跃了菏泽经济。

  菏泽、聊城两市已进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沂蒙革命老区享受中部地区政策。各方面政策叠加,体现了倾斜西部的良苦用心。

  “一圈一带”,满盘皆活。济南市提出,加大突破省会力度,做大做强省会经济,提高省会“首位度”。临沂市争取用3年至5年时间率先实现传统产业提升与新兴产业培植的双突破。德州市将坚持服务省会、当好配角、错位竞争、优势互补、链式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山东西部,涌起了加快追赶的大潮。

  整体发力:打造发展新态势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郭树清都多次表示,通过“一圈一带”规划整体推进中西部发展,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山东发展战略上的具体体现。他们强调,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必须把现有能力和潜在能力综合调动起来,把市场潜力和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按照“两区一圈一带”规划,山东东部以发展蓝色经济和高效生态经济为主导,大力实施两个国家战略;中部,以济南为核心,构建经济紧密型和一体化发展的城市群经济圈;西部,以条形布局、邻边经济为特征,打造相对于周边地区而言的经济隆起带。几个区域既可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又能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确立了山东未来的发展格局。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周忠高说,山东中西部地区面积广、人口多、市场大、资源比较丰富。整合和释放这些资源优势和潜在能量,将会形成新的增长板块,推动山东升级转型。同时,这也是推动全省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格局,增强山东长期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

  单单靠一个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在于执行规划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菏泽市委书记于晓明说,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对菏泽等西部地区实施倾斜政策,尤其是这次出台的措施非常到位。对于菏泽来说,这既是重大机遇,更是重大责任。

  落实“两区一圈一带”规划,关键要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无论在东部,还是中西部,解放思想落实到发展的鲜活案例上。有的内陆城市,建起了“无水码头”,引进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大项目。潍坊市在干部管理中健全发展导向、考核导向和用人导向三统一的评价机制,科学发展的重点,就是考核重点,谁干的优秀就优先提拔重用谁,真正凭实绩和民意用干部,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位置。这样,跑官要官的不灵了,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落实规划,山东还强调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要以改革开放新突破增强发展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深化企业改革、金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推动大中型企业加快向现代企业转轨,推动民间融资向阳光化规范化发展。招商引资重点要放在改善营商环境上,要重信守诺,依法行政,尽快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降低营商成本,把中西部地区建成创业创新的乐土。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更加明晰,山东正鹏展双翼,飞向经济升级版的新高地!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