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湖北"长江讲坛"成为文化新名片

2014年03月21日 10:52   来源:CE.cn   

  中国经济网武汉3月21日讯(记者魏劲松 柳洁、通讯员刘莎莎)3月18日,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开讲一周年座谈会”在汉举行。名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长江论坛”未来发展方向。

  “品牌是图书馆服务城市、传播文化的体现,正值湖北省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办好‘长江讲坛’有助于省图书馆做好做亮品牌。”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建议,要办好“长江论坛”,首先要拓展讲坛的主题,在原有历史文化讲座为主的基础上,增加经济类讲座;其次,要增强与国内各大图书馆的沟通,实现资源共享,请专家参与策划讲坛选题;还要进一步拓展讲坛的形式,将讲坛与艺术赏析、展览展示、特色馆藏、各类活动结合起来,丰富讲坛的形式和内容,扩大讲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学者周国平认为,办讲坛是国民素质教育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他希望,“长江讲坛”能在现有的四大方面选题上,增设读书讲坛,邀请出版新作或受欢迎旧作的作者就自己的作品开讲。“读书讲坛更能体现图书馆的优势和特色。”周国平说。他还提出由湖北省图书馆牵头开设全国图书馆讲座网站的意见,认为这样的联盟可以让更多的群众更方便地接受到文化的熏陶。

  “从去年3月1日开讲至今,‘长江论坛’共举办讲座70余场,4.5万民众从中受益。”湖北省图书馆馆长汤旭岩介绍,一年间,著名作家王蒙、余秋雨,著名学者易中天、纪连海、王立群、霍明坤等,在“长江讲坛”上激昂文字、珠玑篇章,让湖北民众在这里“聆听思想的声音 沐浴智慧的阳光”。他告诉记者下一步“长江讲坛”还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通手机平台,向订阅用户提供讲座视频,把优质公益讲座送到群众身边;构建长江讲坛视频会议系统,湖北各市州有条件的单位能同步观看讲座;开展“边疆万里行”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公益讲座,将智慧的种子撒播到祖国的大江南北;以中俄文化友好年为契机,将“长江论坛”的品牌推广到国际上。

  2014年是省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华诞,湖北省图书馆将在今年以“聆听思想的声音”为主题,以数字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古籍图书馆、地方文献图书馆、特色图书馆等5大板块为主要活动单元,以“长江讲坛”、“童之趣”等为工作品牌,确立E海听涛、童之趣、典之慧、讲座之书、读者空间、沐浴书香、清廉之镜等7个分主题,将系列活动贯穿全年。本次活动以“讲座之书”为主题,拉开了11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作为此次活动的一部分,阎崇年、周国平先生将分别于18日下午、19日上午在省图书馆长江报告厅举行题为《康熙的做事、做人、为官之道》与《法制与信仰》的讲演。

(责任编辑:庄彧)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