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资金最紧的时候,给职工发不出工资,科研项目不得不停下来。公司一没有房产,二没有机器设备,有哪一家银行肯贷款给我们呢?”北京盛世光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力说,“多亏中关村的科技金融资金救急。”
通过一系列市场导向的金融创新,北京中关村已建起全面覆盖整个科技创新链和创业链的立体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4个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最终形成具有示范意义、易于推广的“中关村经验”。
近年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强力推进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让金融资本与整个科技创新链和创业链无缝融合。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如果不是多年来倾力科技金融创新,为科技创新创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实现资本链与创新链和创业链最大限度融合,中关村不可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发展。”
往往是在科技项目研发期或创业的起步阶段,即创新链或创业链的原始端,融资最难。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关村积极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科技租赁、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新金融组织迅速发展。
“中关村的创投案例,占到全国三分之一。”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说。如今,只要你来到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创业大街,点上一杯咖啡,就有可能与投资人面对面交流,并有可能获得创投资金的支持。
2012年8月,九部委会同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在中关村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构想,为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健全与完善,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动力。
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互联网便捷融资和中关村发展集团示范融资,共同构成了中关村特有的4种科技融资模式体系。“上市带动了科技金融发展,直接融资推动了创新成长。”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尹卫东说,截至2014年6月底,已有240家中关村企业在国内外主板市场和创业板上市,总市值达2万多亿元,还有275家中关村企业在国内“新三板”市场挂牌。“新三板”是在中关村试验成功后推向全国的。资本市场“中关村板块”崛起,形成一道亮丽的科技金融风景。
这得益于中关村多年来不断完善“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送审一批、上市一批”的“五个一批”企业上市培育工作体系,支持企业在境内外通过股市直接融资,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强做大。
“嘀嘀打车”今年火了起来。帮助“嘀嘀打车”迈出创业第一步的,是一家众筹网站“天使汇”。其创始人兰宁羽认为,天使汇等在线创投平台,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解决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2013年,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宣告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旨在推动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规则和标准,引导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中关村在科技金融领域创造了不少全国第一,包括第一只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第一家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创业投资机构,第一个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第一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第一个集合的中小企业信托计划,等等。
强劲增长的创新创业融资需求,不断为科技金融创新提供新机遇。以解决创新创业资金需求为己任的中关村,正在全力打造中国的创新资本中心。
最大限度降低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的风险,是中关村长期以来得到众多金融机构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由财政出资设立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截至2013年12月末,已累计为15499个项目提供担保,担保总额890.62亿元,扶持了众多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没有给任何一家银行带来风险损失,实现了创新和金融双赢。
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秘书长刘英说:“中关村多年前开始大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比央行启动全国征信系统建设要早好几年。”目前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会员达4700余家,累计有9800多家次企业,使用各类信用产品1.8万余份。
凡是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评选的信用星级企业,都可以在中关村管委会实施的担保融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等专项公共政策中,获得20%至40%的贴息扶持。中关村信用体系建设,被国家发改委称为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
银行资金是中关村科技金融的基石之一,良好的信用环境吸引众多商业银行集聚。漫步中关村核心区,除了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创新中心,最引人注目的是密集的银行营业网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等17家商业银行,在这里设立了专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强化金融服务能力。
2013年,28家合作银行共为1154家次企业提供了2920笔信用贷款,实际发放356.5亿元,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累计发放126.9亿元。中关村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小额贷款额达62.87亿元。这些资金有力支持了中关村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