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精准调控稳增长

2016年01月05日 09:2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5年10月7日,“吉林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吉林省在高新技术、通信产业、装备制造和航天通信产业研发等方面进入全国乃至世界的先进行列。近年来,吉林省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老工业基地经济运行从下行中缓步趋稳。

  吉林省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强化定向定项精准调控,出台28条稳增长意见。“加减乘除”手段并用,扎实推进支柱产业振兴,优势产业发展及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九大专项行动计划,滚动实施20项创新发展工程。一批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矿泉水、生物质等产业快速发展,服务型机器人样机、五轴数控机床、固定翼无人机等完成样机研发。时速380公里的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下线,吉林大学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民用航空产业园区建立,农业无人机喷洒农药不再稀奇。聚乳酸产业异军突起,形成国内最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这些“无中生有”的产业已经给吉林经济带来增量,带来希望。

  新业态新模式填补了原有的服务业“短板”。吉林省出台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促进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传统优势产业保持“有中生新”。一汽产销下滑势头得到遏制,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一汽集团自主开发生产的1.8T和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已装配到红旗H7、奔腾B70、B90及X80车型上,产能达到7万台。

  一批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优势支柱产业。医药工业方面,去年1至8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4.7%,修正药业产值增长24.2%,生产负荷90%。通化东宝药业完成产值增长29.4%,通化万通药业完成产值增长60%;装备制造业实现平稳增长,去年前8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围绕长客建设的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区已入园配套企业53户,形成年产1500辆动车组、2000辆城铁车、500辆普通铁路客车和6000个转向架的生产能力,具备检修2400辆动车组和1000辆普通铁路客车的能力,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经济日报 记者 李己平)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