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新区:山海映蓝 湾城添绿

2016年07月06日 09:2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上图 南澳月亮湾位于大鹏半岛南端,与香港平洲岛仅隔1.5公里。月亮湾广场风光秀美,视野开阔,是当地居民喜爱的公共休闲场所。

  左下图 大鹏新区游艇产业初具规模,拥有法诺及大庆两家游艇制造企业,销售额过亿元。

  右下图 优美的海岸线、细软的沙滩,得到了国际帆船联合会的青睐,第21届Hobie(霍比)帆船世界锦标赛日前在大鹏新区举行。 (资料图片)

  湾区是河流、海洋、陆地三大生态系统交汇的区域,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环境资源以及独特的地理景观和生态价值,更有条件依托资源环境禀赋,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生活品质。

  作为深圳市唯一不考核GDP的城区,深圳市大鹏新区严守沿岸生态红线,构建自然合理的海岸线格局,坚持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体制改革为生态护航

  大鹏新区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相当,达305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市的四分之一;海岸线长133.22公里,约占深圳市的二分之一。海域珊瑚群落覆盖率达50%,是深圳海洋资源禀赋最优、生态保护最佳的区域。自2011年12月成立以来,大鹏新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先后被环保部特批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并于去年底以第一名的评审成绩获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15年,大鹏新区空气优良率达97.5%,PM2.5浓度平均值达26微克/立方米,近岸海域水质全面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在大鹏新区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切实感受到在完善生态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空间、夯实生态文化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认为,面对历史沉积问题以及发展瓶颈,建立一套系统完整、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可以很好地规范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保障。

  近年来,大鹏新区紧抓制度建设,在多方面进行了探索。2005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将大鹏半岛73.5%的面积划入生态控制线范围。2007年,针对大鹏半岛原住民实施货币化生态补偿,并在2012年初制定了《保护与发展综合规划(2012—2020)》。2014年,新区进一步编制了《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并在全国率先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率先试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率先成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同时还专门出台了《大鹏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明确划定滨海建筑更新限高控制区。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为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保护与治理奠定基石

  保护是发展的基石。王京东表示,“海洋是新区发展的重要依托,海洋环境保护是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湾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以污水治理为例,目前,污水支管网已在新区的22个片区全面铺开,污水集中处理率从新区成立之初的10%,提升到2015年的71.5%,2017年目标达到95%。在治河方面,新区全面纳管481个排污口,规划实施河流整治25条,全面实施“河长制”管理,努力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海蓝的目标。

  大鹏新区东临大亚湾,西拥大鹏湾,深圳全市56个沙滩中有54个位于大鹏新区。王京东告诉记者,大鹏新区不断优化调整海域功能规划,强制用海项目企业加强污水排放的回收处理。同时展开一系列针对非法用海、非法养殖、非法排污倾废等行为的专项治理,集中开展渔港内海漂垃圾打捞、清理、回收。在治理沙滩方面,新区委托社区保护管理,针对重点沙滩实施综合整治,标本兼治解决环卫设施匮乏、污水直排、垃圾清运不及时等突出问题。目前,新区已连续4年保持生态控制线内“零违建”,累计完成64项、约30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任务,省级宜居社区创建覆盖率达76%。

  打造特色滨海旅游模式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鹏新区近年来不断加强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新途径。王京东表示,“新区成立4年多来,已累计淘汰低端落后企业数量占建区之初工业企业总数的一半,万元GDP水耗、能耗累计分别下降39.3%和13.2%”。

  玫瑰小镇是大鹏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据小镇负责人介绍,这里曾是闲置多年的旧工业区,经过研究,新区投入5000多万元,把这里改造成了一个极具欧陆风情的婚纱摄影基地。漫步小镇,欧式、中式、韩式风情街令人目不暇接。据统计,仅2015年全国来此拍摄婚纱照的新人达35万对,其中超过6万对来自深圳,约占深圳去年民政部门统计注册结婚人数的76%。今年玫瑰小镇二期工程将启动建设,并将完成国际婚礼中心建设,面向游客开放。未来3年到5年,小镇计划逐步将第六工业区、锣鼓山公园部分等全部纳入,形成完整产业链。

  有“深圳鼓浪屿”之称的较场尾,是大鹏半岛唯一保存完好且紧靠海岸线的原始村庄,山海一色,景色秀美。这里曾经也因脏乱差屡遭游客投诉。据大鹏新区民宿管理协会会长罗健强介绍,2013年底,当地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启动了较场尾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先后对排污管网、娱乐广场、酒吧、停车场等配套项目,以及标识系统、银滩路、海岸线景观等进行改造提升,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已成为大鹏新区特色旅游的一张名片。目前较场尾有近400栋民宿客栈,并形成了群落,近5年年均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

  科技创新挖掘新亮点

  依靠丰富的海洋资源,着力打好“海洋牌”是大鹏新区寻找绿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目前,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3.4%。”王京东表示,“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我们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形成海洋、生物、旅游三大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目前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区建设已全面展开。国家基因库一期工程完工,达到1000万份生物样本存储能力。大鹏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大鹏国家海洋生物产业园生态产业项目纷纷落户,引进了中国农科院基因组学研究所、华大基因等22家国内外顶级科技创新机构,并引进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外院士在内的高端人才924人。目前,新区已初步形成以生物谷为核心的“一库、两园、多院”的新格局,生物、生命、海洋特色产业集聚,高端人才济济。

  为弥补大鹏新区在海洋教育科研及教育机构方面的短板,2015年10月,新区还与广东海洋大学展开全面战略合作,目前在大鹏新区合作建设的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已经挂牌成立。今年4月,大鹏新区又与南方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筹建南方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和深圳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以提升大鹏新区在节能与新能源领域及海洋高端装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王京东表示,未来大鹏新区将着力在探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强化海洋环境保护治理、构建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湾区产业格局以及全方位培育湾区海洋生态文化四大方面进行创新与突破。(经济日报 记者 杨阳腾)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