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财政事权明确 或扭转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困局

2016年08月26日 15: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6日讯(记者 杨淼)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做出全面部署。

  中国重新划分央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财政体制改革时隔22年迈出重大步伐

  出台的《意见》被媒体称为中国将开始啃财政体制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重新划分央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到“分灶吃饭”、包干制,再到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变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逐渐明确,特别是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体系框架,为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意见》指出,新的形势下,现行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府职能定位不清、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尽合理、不少中央和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交叉重叠等,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利于政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与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所以必须积极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意见》明确央地财政事权

  或扭转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困局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此次《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将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中央的财政事权原则上由中央直接行使,并要逐步将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出入境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确定或上划为中央的财政事权。

  同时也明确提到,由地方提供更方便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确定为地方的财政事权,赋予地方政府充分自主权,依法保障地方的财政事权履行。

  《意见》还指出养老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义务教育等,可以研究制定全国统一标准,并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或以中央为主承担支出责任;对受益范围较广、信息相对复杂的财政事权,如跨省(区、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公共文化等,根据财政事权外溢程度,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或中央给予适当补助方式承担支出责任;对中央和地方有各自机构承担相应职责的财政事权,如科技研发、高等教育等,中央和地方各自承担相应支出责任;对中央承担监督管理、出台规划、制定标准等职责,地方承担具体执行等职责的财政事权,中央与地方各自承担相应支出责任。

  近些年,房地产大热,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度非常高,从而产生了恶性循环,导致了不健康的房地产环境,地方融资平台也出现诸多问题,《意见》的出台,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责任分工,这为解决这些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前提。

  多位专家表示,明晰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边界,是保证相关改革具有可操作性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前提条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公开表示,政府应该做的,是提供基础的社会保障,同时通过加码简政放权,吸引社会资本更从容地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二者互补方能产生最佳效果。

  财政体制改革制定5年计划

  2020年基本完成主要领域改革

  从公布的《意见》来看,今年要研究制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具体实施方案。选取国防、国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率先启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同时,部署推进省以下相关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2017年-2018年,争取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9—2020年,基本完成主要领域改革,适时制修订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研究起草政府间财政关系法。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