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多策并施 打赢抗旱减灾攻坚战

2016年10月21日 16: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呼和浩特10月21日讯(记者 陈力、通讯员 徐亦达) 2016年7月以来,内蒙古,特别是中东部地区遭遇了多年罕见的旱情灾害。据了解,全区受灾草场面积约4.1亿亩,占草原可利用总面积的40%,其中重旱面积达2.6亿亩,受灾牲畜2902万头(只)。

  面对严重的旱情,牧民最先经历痛苦的挑战:一方面,当地饲草产量过低导致牧草价格一高再高,看着价格高于去年近4倍的饲草,买还是不买,买草的钱又在哪里?另一方面,受市场影响,牛羊肉价格低迷,牧民赖以生存的牛羊卖还是不卖?一时间,“饲草料缺口”、“牛羊出栏”成了触及内蒙古农牧民最敏感神经的问题。

  为了解决牧民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一场以抗旱救灾为核心的大会战,在草原上全面铺开。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和主席布小林第一时间赶赴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实地视察灾情;自治区政府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专题研究抗旱减灾事宜,并紧急下达特大抗旱救灾补助资金3.2亿元。

  与此同时,内蒙古有关部门及各地政府也纷纷研究对策,并尝试以“组合拳”的形式,“稳、准、快”的将抗旱减灾措施落实到位。

  内蒙古农牧业厅副厅长刘永志向记者介绍:“一方面,我们建立了全区饲草料调运周报制,及时了解掌握储备情况,并通过开辟交通‘绿色通道’,免收运输救灾饲草车辆公路费;另一方面,通过调整还款利息方式、执行基准利率、重新约期等措施缓释受灾农牧户资金压力,目前,信用社已给内蒙古东部五个盟市受灾地区贷款50亿元。”

  既要在饲草储备上下功夫,也要从饲草消耗上做文章。内蒙古动员各地区出台提前出栏冬羔补贴政策,克服惜售心理,千方百计多出栏、早出栏、快出栏。从数据来看,截至9月底全区出栏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出栏肉牛286.1万头,同比增长6.7%,出栏肉羊3628.9万只,同比增长7.2%。

  一系列围绕饲草的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记者从农牧业厅了解到,截止10月20日,受灾重点地区呼伦贝尔市饲草缺口67万吨中已经调入51万吨;锡林郭勒盟缺口100万吨中已经调运32.5万吨,其余部分正从黑龙江、吉林以及蒙古国调运、进口。

  想要最大限度保障农牧民切身利益,稳定成品肉价格是关键。在这方面,内蒙古多地大力推动农企利益联结,比如,呼伦贝尔市给加工企业提供基准利率贷款,加工企业在对牧业四旗肉羊收购时每公斤胴体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格提高2元,值得一提的是,新巴尔虎右旗还协调各屠宰企业,在收购价格已经提高2元的基础上,对困难牧民出售的肉羊再提高1元;锡林郭勒盟推动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企业每公斤胴体高于市场价2.0元以上收购可追溯肉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呼伦贝尔市阿日哈沙特镇劳动嘎查牧民邢国军家中有4500亩草场,800只羊。今年自家的3000亩草场受灾,使得他只能通过外购储备饲草过冬。然而在他脸上记者没有看到过多的忧虑,原来,他通过政府的各项积极措施,已经提前购得了3000捆饲草(30斤一捆,每捆20元),出栏400只牲畜,基本解决了今年过冬的问题。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