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昭通10月29日讯(记者周斌 郑义)赤水的发源地云南省镇雄县是革命老区县,虽为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却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一县连三省”的区位优势难以显现。目前,全县尚有贫困人口28.248人,占全省的6%、全市的25.23%,贫困人口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在镇彝威地区脱贫攻坚主题采访活动中,镇雄县委副书记余剑锋向记者详细介绍了镇雄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
余剑锋说,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镇雄县主要采取了“四抓四解决”的工作措施。一是抓规划,解决工作思路的问题。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规划是前提条件,真正做到规划先行、规划引领。镇雄制定了脱贫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了到村到组规划,细化到户到人措施,厘清目标任务清单,分年度将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责任人。二是抓整合,解决项目资金的问题。强化县级整合和统筹,科学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政策、项目、资金的聚合效应。三是抓示范,解决工作方法的问题。把示范带动作为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把打造示范样板作为重中之重,县、乡、村齐抓共管,点、线、面有机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亮点,努力把镇雄建设成为“乌蒙山片区脱贫攻坚先行区”。四是抓督查,解决工作落实的问题。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更是民心工程,来不得虚招,更不能喊空口号,必须强化跟踪督查问效,强化责任落实、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
今年以来,镇雄县委、县政府紧盯“2个乡镇、57个村、6万人”的计划脱贫目标,全力开展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保障、生态建设、环境提升 “六大工程”,基本完成了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
安居工程。坚持按照“控、规、改、管”思路,加强技术指导、严控建材价格、强化包保责任,全面完成11336户“农危改”和4403户易地扶贫搬迁。对通过“农危改”和易地扶贫搬迁扶持仍没有建房能力的737户贫困户,采取统规帮建的方式,按照每户5万元标准落实补助,确保能修建60平方米的安全住房;对252户特困供养人员,每户补助3万元,统规统建户均30平方米的基本安全住房,确保12月底前贫困群众全部搬入新居,全面实现“贫困户有安全住房,房屋结构体系整体安全”。
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大会战”,持续深化路域环境整治,由县级领导担任“路长”,一线督促、一线指导,以点带面推进二级公路沿线路域环境持续改善;强势推进南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南部新区路网、地下综合管廊、新南站城市综合体、百米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南大街提升改造,提前研判、充分准备,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南大街风貌改造,引领提升县城形象;统筹推进西环路开发建设,引导群众开展“花台行动”,发动群众对乱堆乱放的门前小院清理整治,有条件的砌花台,无条件的用花盆代替,种植金秋菊、牡丹等花卉,全力建设“镇雄绿谷、古邦窗口”;加快推进城区断头路建设,进一步打通城区“肠梗阻”,确保群众出行方便;全力推进芒部特色集镇打造,把芒部集镇建设成展示古镇文化、体验彝族风情的重要窗口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示范工程;全面推进农村“七改三清”和“四旁绿化”,全面做到道路硬化、水源安全、人畜分离、厨卫入户、村容整洁;举全力开展“四城同创”,力争2017年建成省级卫生城、2018年建成省级平安城和省级园林城。
基础建设工程。加大整合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年内即可完成全县行政村公路硬化,实现所有贫困村通10千伏以上动力电,贫困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9%以上,网络宽带覆盖到行政村、学校和卫生室,所有贫困村、贫困户通自来水或饮水安全有保障,真正实现贫困村“通水、通路、通电、通讯”以及活动场所全覆盖,全力打通脱贫群众在基础瓶颈上的“最后一公里”。
产业培育工程。按照“长短结合、短能脱贫、长能致富”的原则,今年累计投入产业资金6763万元,确保每名预脱贫人口投入产业扶持资金不低于1000元。在今年脱贫的57个村重点发展畜牧、蔬菜等短平快项目,确保出列村有产业支撑、脱贫户有增收门路,针对县内外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实行订单、定岗、定向培训,在完成技能培训2.2万贫困人口,实现有序、稳定就业1.7万人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努力形成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富民项目、户户有增收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的产业增收新格局,确保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达到不愁吃、不愁穿的要求。
民生改善工程。教育方面:启动革命老区贫困学生14年免费教育扶持,补齐幼儿、高中和职业教育短板,建立贫困家庭子女帮扶基金,办好云师大附属镇雄中学这所龙头学校,加快2所高中和1所职教学校建设,实施162所村级学校“改薄工程”,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初高中毕业生不因贫困而影响继续就学。医疗方面:建立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救助帮扶方案,提高贫困户新农合报销比例,整合救助资金2.6亿元,对因病致贫家庭患者,解决新农合报账以外的医疗费用;贫困家庭成员百分之百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符合条件的参加大病统筹;每个村都建设标准化农村卫生室,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社保方面:提高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低保覆盖率,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成员百分之百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生态建设工程。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建设40万亩林产业示范样板,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25度以上的坡耕地亩数,优先享受退耕还林和生态补偿政策;开展公路路旁绿化和农村的“四旁绿化”,县境内所有公路进行绿化,5条二级路169公里,由县级统一实施,县乡公路每棵树补助100元,乡村公路每棵树补助30元;全县所有百姓要求每户每年种树10棵以上,5年以后,镇雄的生态会得到极大改观,建成更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余剑锋表示,这些工作仅仅是镇雄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的一部分。镇雄正在按既定的时间表、任务图正常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只要拿出钉钉子的精神,继续在精准施策上下功夫,在产业培育上求突破,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向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全县的父老乡亲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