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灰霾天数10年间减至11天 实现长期的"深圳蓝"

2017年01月18日 17:1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杨阳腾摄

  近年来,多地深受雾霾之困,雾霾成因也众说纷纭,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无疑难逃其责。作为国内较早出现霾的城市之一,深圳一度也深受其扰。如今,深圳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在全国GDP排名前20位城市中位居第一,灰霾天数从2007年的历史最高值187天减少至2016年的11天。这一成绩从何而来,值得借鉴——

  “空气质量优,PM2.5浓度21微克每立方米空气很好,可以外出活动,呼吸新鲜空气。”1月15日,当记者打开“绿色呼吸”网站,查阅深圳当天的空气质量时,看着这一行的“温馨提示”。

  “2014年,深圳全年灰霾已是少而轻,共记录到灰霾68天;2015年,灰霾35天;2016年,灰霾11天,空气优良天数达354天,全年PM2.5平均浓度27微克每立方米……”提起深圳的空气质量,深圳市罗湖区绿色希望环保协会环保志愿者胡英哲如数家珍。

  在2014年至2016年间,深圳空气质量连续3年实现全面达标。灰霾天数从2007年的历史最高值187天减少至2016年的11天。这十年间,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却从2007年的6765.41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9300亿元。

  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屡屡遭受雾霾侵袭时,深圳却连续多年在全国GDP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空气质量位居第一,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这一切是怎么实现的呢?

  “深圳今天的优良空气环境不是朝夕之功,这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换来的。”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说,深圳坚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建设绿色家园,大力实施大气质量提升等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彰显宜居宜业的环境优势,让“深圳蓝”成为深圳亮丽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1998年的南头半岛酸雨事件浇醒了深圳的开拓者们。至此,深圳开始大力着手治理环境问题,提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把更多的绿地和空间留给子孙后代”的协调发展理念。

  随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相继颁布,特别是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深圳先后制定了引导、促进和推动产业转型及大气污染治理法规性文件181件。其中,2013年8月份出台的《深圳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通过40条措施力求让“大运蓝”常驻深圳,一举成为著名的“治气40条”。深圳不断通过采用立法、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综合整治,进一步健全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以及环境保护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机制,深圳环境空气质量出现拐点,效果初现。2013年,深圳全年PM2.5年均浓度已低于35微克每立方米,比2012年的41微克每立方米降低了15%。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深圳治霾的根本保障。深圳根据自身特点,推行产业结构“轻、精、高、新、软、优”的发展战略,将特区建立之初的玩具制造、纺织印染等产业不断优化,最终形成以金融、物流、文化及高新技术为四大支柱产业,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和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在能源结构方面,深圳坚持以优质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发展战略。上世纪90年代后期,广东开始筹建进口LNG试点项目,2006年在大鹏半岛成功投产。加上以此项目为依托的现货气,深圳新上和原有燃机电厂得以率先在全国将燃料由高污染重油改为清洁的天然气,电厂“油改气”工程成为深圳减排总量最大的大气治理项目,每年减排二氧化硫超过6万吨、减排氮氧化物近2万吨。此外,深圳结合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二线等重大工程项目,把电厂、锅炉及民用燃料LNG改造等作为整治重点,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并成为全国唯一全辖区内禁燃高污染燃料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治霾成功还得益于珠三角区域的协同合作。深圳地域面积狭小,大气环境质量受外来影响较大。2003年12月份,粤港联合制定了地区空气质量管理计划,珠三角13个点位监测网络全面提供珠三角准确空气质量资料,为分析处理区域空气污染问题提供依据,开创了中国区域治理、联防联控的先河。2009年,粤港澳三地把“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作为珠三角重点发展策略。与此同时,深港合作、深莞惠合作机制相继建立,为深圳及珠三角空气质量的整体改善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近3年来,珠三角各市切实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深圳也主动利用深港、深莞惠城市合作机制,主动推进协同治理,每年在深莞、深惠交界处组织联合执法行动,协同查处高污染车辆。通过联防联治,区域空气质量得到较大改善。2015年,珠三角PM2.5浓度平均值实现达标。深圳大气污染物浓度受到区域传输的影响逐年减小,这也是深圳PM2.5浓度率先达标的重要因素。

  许勤表示,2017年,深圳将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市,持续巩固提升大气等环境质量,努力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供给,建设更加宜居的绿色家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阳腾)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