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西部“硅谷” 成都的路还有多远?

2017年03月08日 14: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王子威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如民谣歌曲《成都》所唱,成都是一座充满故事和情调的西南都市。葡萄美酒、麻辣佳肴、山河如画、美女如织,似乎构成了外界对成都的“刻板印象”,然而,这些并不是成都所有的财富。

  从横空亮相街头的多功能路灯、上天清理高压线杂物的喷火无人机,到为“中国大飞机三剑客”C919和蛟龙600提供通信导航系统的成都智造,形形色色的“科技网红”、科研成果正为这座城市带来新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2017年,加快建设西部科技中心再度被写入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剑指人才聚集福地、创新创业高地、科技成果产地。对标中关村乃至美国硅谷,成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在何方?建成中国西部“硅谷”,成都的距离还有多远?

  高调的2017成都“一号文件”

  聚焦“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人才政策

  2017年开年之际,成都以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成都人才36条”。新政的目标直指构建国际化人才制度体系,透露出一个强烈信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人才是根本。

  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意见》发现,《意见》从人才管理体制、引进机制、培养机制、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制定了与西部科技中心、国家中心城市更相适应的人才制度体系,最鲜明的特色在于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这被创新创业者称为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人才政策。

  《意见》在全国首次提出,要建立“行政权力清单”“行政责任清单”“政府服务清单”人才管理服务“三张清单”, 推进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简政放权、管办分离和优化服务转变,宣告政府在人才发展领域从“台前”转向“幕后”,从“管理”转向“服务”;提出保障“成都人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直接采用“一人一策”“一企一策”方式给予扶持,支持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500强企业或国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来蓉建立联合实验室、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科研项目攻关;提出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创新创业园,依托自贸区优势,支持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建设集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综合保税区、国际化社区等功能平台为一体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营造“类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宜业宜商宜居环境……众多的政策利好,掀起了新一轮人才“引力波”。

  在上海待了近十年后,汪洋决定跳出熟悉的跨国公司工作模式,回到故乡成都,与好友徐一丹一道跳进创业浪潮。“在西部城市中,成都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一个,开放的政府、轻松愉悦的双创环境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觉得特别舒服自在。”汪洋感觉,政府从来不给创业者们制造不必要的障碍,而企业发展需要的种种外部条件,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这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得益于长期技术积累,如今,他与好友共同运营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公司通甲优博发展得不错,和预想“走得比较贴合”。品果创始人兼CEO徐灏也享受到成都为科技创业者带来的便利,借助成都高新区为IT行业人员提供的专业孵化平台,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如今,由品果科技研发的摄影应用Camera 360在全球拥有近6亿用户,今年更将有望突破8亿。

  “成都让人想起美国硅谷,这里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地方,有很多优秀的公司、人才和机遇在这里聚集。”来自乌干达的Mark在成都工作两年多后,彻底爱上这一方热土。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一直以来,成都的人才政策都是高调出现,在不断深挖制度红利上,成都始终不遗余力,正是循着这样的发展思维,才能为建设西部科技中心打下必要的人才基础。

  筑起产业发展伊甸园

  四大平台共同发力 万家企业同笼孵化

  2017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四大平台建设,做强政策支撑平台、双创孵化平台、开放合作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及“创业天府”行动计划,越来越多顶端产学研机构、科技型创新企业、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向成都汇集。以中法、中德、中韩、中古等产业园为载体,大量的优质国际资源也正向成都涌入。

  今年1月,研制3M口罩的世界500强企业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的中国西部技术中心正式落户成都,并承诺加快市场投入,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升级;去年6月,“微软云暨移动技术孵化计划”成都高新区云加速基地正式落成,在Windows 10应用开发、云技术体验、VR展示、互动交流等领域展开布局;此外,德国巴斯夫、美国利宝保险、咪咕音乐、振芯科技、纽奥维特生物科技、贝泰福医疗、澳大利亚沃利帕森等诸多世界顶尖企业在成都“扎下脚跟”。

  吸引它们的,正是成都为科技产业发展打造的优质土壤,在各大平台上,项目入驻、政策咨询、电信商务、技术平台、金融配套、企业培育等涵盖相关产业发展全程的服务一应俱全。仅2016年,成都就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31家、孵化器面积102万平方米,引进3个诺贝尔奖团队,新建2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截至2016年底,在蓉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78家。

  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全球创新创业中心经济发展部部长吉拉德·乌兹利表示:“以成都现在对于创新创业的投入和专注,在不就的将来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城市。希望以色列的企业可以与成都的先进科技公司联姻,开拓中国市场。”

  一方面筑巢引凤,另一方面,成都还着力培育初创企业。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截至2016年底,成都高新区的科技型在孵企业总量达1.27万家,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

  抱着打造一批“有根”科技型企业集群的理念,成都为企业家们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拥有瑞士洛桑大学博士、美国Scripps研究所博士后学位的陈元伟,当初选择回国创业只是为了“做出国内老百姓吃得起的放心药”。4年过去,海创药业强劲的发展活力证明他当初选择是正确的。收益于成都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得到的帮助很大,这正是企业发展的有利“东风”。

  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成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构筑起了成熟的产业体系。可以说,“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西部创新第一城雏形已现。

  大胆打通机制壁垒

  “三权”确立 唤醒“休眠”的科研成果

  2017年1月,成都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卢铁城在全国知识产权局长会议上做了先进省市专题发言,介绍了成都2016年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的创新经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便是科技成果的“三权”(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卢铁城把一系列措施评价为“敢为人先、大胆尝试”,但正是敢于吃螃蟹的成都通过理顺高校院所的知识产权分配权益,极大释放了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潜力。

  去年1月,首个“三权”改革试验拉开序幕,西南交通大学印发《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实施“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了“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的改革经验。截至目前,已有160多项职务发明完成了分割确权,成立7家高科技创业公司。

  黄楠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既是西南交大材料学院教授,又是成都拜尔麦迪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如今的他越发忙碌。从事科研几十载,若不是搭上改革便车,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还会投身创业者的队伍。黄楠通过职务发明专利权确权,实现与学校共同持有专利权,并以专利技术入股成立公司,进行新一代血管支架产品的研发。

  在保护和激发创新“火种”过程中,知识产权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成都市科技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良钰表示:“我们将破除体制机制束缚,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松绑”。深入推进在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支持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科技人员。在‘环四川大学知识经济圈’等3个首批环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区基础上,新布局建设一批转化区,加快推动高校院所优秀成果和人才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从“三权”改革到权属混合所有试点、到校院地共建成果转化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束缚成果转化的制度藩篱被逐步破除,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开始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那些曾经“休眠”在高校院所里的“金点子”开始焕发出它们真正的价值。

  科技助推发展,人才是核心要素、产业平台是重要基础、制度设计则是必要保障,在全球化浪潮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让创新驱动成为发展主引擎、让新旧动能得以真正转换、让全球要素资源充分整合利用、让政府职能实现有效转变,成都便当之无愧成为中国西部闪亮的“硅谷”。(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子威)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