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南京休闲农业创意大赛"正式启动

2017年04月03日 15: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南京4月3日讯(记者薛海燕 吴爱梅) 赋予农业、农村、农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内涵,越来越成为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和载体。3月31日,由南京市农委、市规划局、团市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中国·南京休闲农业创意大赛”在江浦雨发生态园正式启动。

  绿航生态农庄坐落在南京六合横梁,是一个以果林为主,常绿、彩叶植物为辅的农林生态园。“如何向三产要市场,是我们目前遇到最大的发展瓶颈。”该公司负责人戴红卫说,作为第一产业,绿航已打开了市场销路,正在向第二产业挺进,积极推进经济作物的深加工。如何进一步向三产深入,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则是公司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

  戴红卫告诉记者,绿航有山有水,附近的横山又是南京雨花石的重要产地,处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之中的生态农庄该如何挖掘最大文化价值?她带着问题出席了现场的启动仪式。

  绿航的难题几乎是当下南京休闲农庄面临共同命题。

  “创意大赛旨在通过把需求与科技资源结合起来,为农户、农庄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这样才能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更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南京市农业委员会副巡视员王巨华说,南京是全国最早开展休闲农业的城市,从2005年第一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开始,南京休闲农业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产品进城,方便市民购买;第二阶段,吸引市民下乡,游览农村的好山好水。目前,休闲农业基本包含三大块:一是主题农园,二是特色农庄,三是农家乐。经过10多年发展探索,休闲农业普遍需要在内涵、品质上加以提升。

  此次大赛以“创意农业,诗意生活”为主题,参赛作品包括命题设计和非命题设计。命题设计是针对南京市范围内的农庄、农园、农家乐专业村、农居、农产品、农产品包装、营销推广等方面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意设计。非命题设计,是指不针对某一特定需求进行创意设计,参赛作品包括农园设计、景观设计、产品创意、包装创意和营销创意。

  本次比赛不设任何报名门槛,全国范围内愿意为南京休闲农业提供创意的单位或个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同胞均可报名参赛,单项作品奖金高达10万元人民币。

  记者了解到,除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一批国内知名高校参与之外,包括泽碧克、德懋堂、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众多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的设计团队也作为合作企业参与到了大赛中来。

(责任编辑:庄彧)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