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经济指数攀升至全国第四 对资本拥有强势吸引力

2017年05月11日 16: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1日讯(记者 杨淼)今日中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双创指数和新经济指数新闻发布会,成都市科技局总工程师李良钰表示,成都新经济指数排名全国第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现。

  成都新经济总量指数全国第四

  风险投资指数仅次于北上广深杭

  2016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成都菁蓉小镇时,对电子科技大学和国家信息中心运用大数据,与有关机构合作推出的双创指数和新经济指数倍感兴趣,并指示要把两项指数“做成决策重要参考依据”。继去年6月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首次发布两项指数,今天上午“全球化创新生态高峰论坛”再次做了“成都发布”。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今天发布的是新经济指数正式版,在去年试行版基础上,对劳动、资本和科技等指标进行了优化调整。具体来看,从2016年5月到2017年4月,成都新经济总量指数在全国稳定在4-8名之间,2017年3月新经济指数正式版首次发布数据显示,成都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全国第4位,其中资本投入指数中风险投资指标排名第六名,比去年提升了一位,仅次于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和广州。显示出成都对新经济资本的吸引力,成为中西部亮点。

  李良钰对此表示,这反映了成都坚持创业首投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相结合,深化科技金融,实现“科技+金融”双融合的成功实践,通过设立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金融扶持基金,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创新创业等所取得的成果。

  除此之外,李良钰还发布了最新的成都双创指数,由2016年5月的203,提升至2017年3月的220,城市双创活力充分激活。李良钰介绍称,这取决于成都营造的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成都对新经济资本拥有强大吸引力

  专家称新经济指数未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显示,从2017年开始,成都的新经济指数出现了显著上升,由2016年年末的7-8名攀升至2017年2、3月的第四名。

  数联铭品首席经济学家陈沁表示,成都新经济指数总量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新经济行业的相对工资水平有所提高,从全国城市的15名上升至11名,对人才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新经济行业的劳动力就业占比在全国的比重也从第九名上升至第六名。

  据了解,目前的成都市新经济指数同样显示出对新经济资本的吸引力。陈沁介绍说,成都新公司指标、风险投资指标和招标指标分别排名全国第五名、第六名和第六名,分别比去年提升了一位、一位和两位。风险投资指数,在全国层面仅落后与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和广州,与去年相比超过了苏州,新经济项目招标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超过了天津和重庆。

  从机场流量数据分析,净流入量增加最大的城市是北京、武汉、成都、广州和长沙;其中,成都排在第三位,维持了2016年以来的强势人口吸引力,成为中西部的亮点。

  陈沁认为,成都新经济指数在未来仍然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总体而言,在经济总量、资本吸引的指标上,成都在全国具有优势,一些指标比如风险投资指数在全国甚至与北上深杭并列第一集团。而劳动力指标的上升空间尤其大,这需要成都在全国各城市对高新技术人才争相吸引的竞争中,创造出自己的人才战略,让资本流入成都后,能够真正带来整体生产率的上升。

  成都第一季度双创指数出炉

  双创环境指标对其贡献较大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近年来,成都市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成都在国内率先启动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撑和活动引领,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城市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双创”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管理应用中心数据运营部主任王亚松表示,对比全国,成都双创发展潜力巨大。据中国经济网了解,成都地处西南,在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上较之于东部沿海诸省份和城市有一定差距,需要更大的创新投入、更优的创新环境和产出才能吸引创新企业根植于成都并且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

  王亚松指出,根据自今年一月份以来,成都双创季度指数增长迅速较全国双创指数高出7.39个百分点。在全国经济整体进入新常态,GDP增幅趋缓的形势下,成都双创指数的相对高水平增长,显示了成都未来创新创业发展的潜力。

  王亚松认为,成都作为地处西南的国家中心城市,未来可以通过双创的区域合作来增强双创的投入和产出。具体来说,成都可以通过开展双创的地区融合整合西南高校的科研资源和有利的双创政策,继而提高双创水平。依靠科技、人才、市场、资本四大双创要素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和融合形成共赢的双创生态系统。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