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安装成功,大桥建设已进入最后收官阶段,预计6月内大桥主体工程便将全线贯通。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它集桥、岛、隧道于一体,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在这些“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的背后,项目建设者付出了艰苦努力,正是由于他们不断探索、不断攻关,工程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填补了多项空白。
就拿海底隧道来说,据承建了港珠澳大桥70%以上工程的中国交建介绍,构建大桥海底隧道的33节沉管,每节都超过100米长,有四层楼高,是沉管中的“巨无霸”。根据设计方案,接头处在海底约28米深处,留有12米长的空间。最终接头是一个巨大的楔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长12米,重达6000吨,相当于25架空客A380飞机,而接入误差只允许在1.5厘米以内。
在3年多时间里,建设者们开展了数十项专题研究和验证试验,召开了10余次风险分析会和100余次攻关专题会,创新采用了“三明治沉管结构”,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应用“陆上工厂预制、整体水下安装”的沉管隧道接头新工法,最终克服了风力、洋流、浮力等多种因素,顺利安装完成。
国产大型施工装备、大型浮吊、大型船舶也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上述接头能够成功吊装,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我国浮吊船快速发展,已达万吨级承载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齐慧)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