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推行PPP模式 助力老城“变脸”

2017年09月20日 09:5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年来,河南省汝州市深入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在民生改善、城市建设、转型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大作用。

  民生工程快速推进

  利用社会资本,汝州解决了困扰市民多年的供水问题,还改造了老旧管网、实现天然气城区全覆盖、推行集中供暖

  5月4日,汝州市第三水厂PPP项目正式供水。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出,这股来自陆浑水库的清水,让汝州居民整整等了3年。

  “作为汝州市第一个地表水厂,第三水厂建成投用,让汝州告别了30多年来依靠浅层地下水供水的历史,解决了困扰市民多年的供水问题,保障了城市的供水安全。”汝州市副市长范响立说。

  汝州市属严重缺水城市,境内水源主要靠降雨补给。近几年来,由于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再加上气候干旱,汝州一直使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2014年大旱之后,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全市不得已实施每天限时供应自来水,很多市民的家里摆了大大小小的储水桶,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汝州摆脱城市水荒,要归功于社会资本的注入。

  “从陆浑水库到这里,水渠干线长22.5公里,交给了社会资本来做。”据第三水厂厂长赵钤琛介绍,汝州市第三水厂PPP项目由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额筹集资金建设。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底,汝州市第三水厂项目建设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2.37亿元,占地85.5亩。今年3月,水厂输水、配水管网实现全线贯通,4月26日试供水,比预计提前了8个月。目前,水厂每天供水规模达6万吨,2030年将启动水厂二期项目建设。

  借助PPP模式的强大底气,汝州大刀阔斧地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路网修补、环境修复、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如火如荼,重点打造产业集聚区、科技教育园区、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七大园区”。两年时间里,汝州改造老旧管网61公里,惠及45万群众的天然气实现城区全覆盖,集中供暖工程全线开工,今年可实现城区80%以上区域集中供暖。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PPP项目的快速落地生根,促使生态水系、城市路网、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类项目快速推进

  曾经的汝州,城区凋敝破旧。

  如今的汝州市,300多个项目同时开工,500多个塔吊林立,5万多名建设者奋战在项目建设工地上。围绕生态水系、城市路网、公园游园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类项目,汝州依托市属投融资平台,与大型国企、省属企业开展战略性合作、市场化融资。目前,该市与46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累计发布PPP项目56个,被评为全国PPP示范项目重点推进市。

  “城市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汝州市要加快发展步伐,必须优先发展科技教育。”汝州市科教园区管委会建设项目办公室副主任高东升说。在汝州的骑岭乡,一片片无人的荒地上耸起高楼,新兴的科教园区就坐落在这里。

  据介绍,科教园区一期项目规划5000亩,主要采取“BOT(建设—运营—移交)+BLT(建设—租赁—移交)”模式运作,采取社会资本占股权90%、科教园区管委会占股权10%的比例结构成立项目公司。在政府和项目公司签订长期的特许权经营合同后,由项目公司承担新建项目报批、设计、投融资、建造、维护和用户服务职责,15年后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等移交给政府。

  “科教园区项目投资规模较大、需求长期稳定,但政府无力承建,也不能有效承担项目后期的维护、运营,采用PPP项目融资模式,一方面可充分调动社会资本,解决资金困难;另一方面也可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公共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高东升表示。

  PPP项目的快速落地生根,带来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在此模式下,由河南省水投集团建设的五湖水系连通工程,2016年7月份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以上;由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公司建设的汝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预计今年10月份开工,2018年6月建成投用……

  为保证项目健康推进,汝州市针对各类项目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建立了项目库、金融机构库、社会资本库以及咨询机构库,还组建了十大投融资公司。目前,汝州市落地签约的PPP项目有8个,总投资规模达98.2亿元。

  “今年要把10个项目整合为PPP项目包,总投资大约136亿元,促使更多项目落地。”汝州市财政局局长翟会杰说。

  特色小镇逐渐成形

  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基础上,依托历史积淀和社会资本,汝瓷小镇缓缓成形

  在十里蟒川河两岸,汝瓷小镇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依托社会资本,这里未来会聚集数十家汝瓷企业,成为汝瓷文化新的地标性区域。

  “我们以乌镇为模板,想打造一个集汝瓷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旅游小镇。”汝瓷小镇项目指挥部指挥长董建伟介绍,汝瓷小镇包括蟒川河水系治理项目,汝瓷文化遗址公园、非遗文化村、中国汝瓷博物馆等20个项目,总投资25亿元,生命周期20年,由政府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公司进行建设和运营,年底前6至8个项目可以投入使用。

  “以前汝瓷企业各自为政,综合实力不强还不易整合,如今设立中小陶瓷企业生产区,汇聚企业、人才、资金,一定能将汝瓷事业发扬光大。”董建伟表示。

  在汝州玉松汝瓷厂,第二代掌门人李小涓介绍,“汝瓷发展势头刚刚起来,现在的场地根本不足以支撑发展”。玉松是汝州的老汝瓷厂,入驻汝瓷小镇之后,厂房面积将会从10亩扩展到36亩。

  在李小涓看来,急缺高端设计人才是汝瓷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汝瓷小镇整体环境的打造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正好弥补了这个短板。

  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基础上,依托严和店汝窑遗址和蟒川河宋代窑址群的历史积淀,配合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一个具有汝州地域特色和承载历史文化传承的艺术古镇正缓缓成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王佳宁)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