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2017"广西有礼"伴手礼活动新闻吹风会在南宁召开

2017年09月27日 15:0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南宁9月27日讯(记者周骁骏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陈自林)9月26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2017“广西有礼”伴手礼活动新闻吹风会上获悉,为加快推动广西特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展现广西特有的风土人情,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树立旅游商品品牌,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部署要求,9月至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旅游发展委、质监局联合举办2017“广西有礼”伴手礼活动。

  新闻通气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处处长何海玲介绍了2017“广西有礼”伴手礼活动的有关安排。何海玲介绍,此次伴手礼活动主要举办征集评选、授牌及展销、推广促销三大系列活动。

  目前,正在进行“广西有礼”伴手礼产品征集报名评选阶段,截至10月中旬前企业均可申报。据介绍,主办方将面向全区特产生产加工企业、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轻工企业广泛征集参选产品,征集对象要求是在广西区域内生产加工的,能够反映广西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制品、土特产品、文创商品、优势工业品和创意智能产品等。通过企业申报、初评、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结果公示5个环节,评选出一批广西伴手礼。

  11月下旬,在南宁华南城举办授牌仪式,为入选产品授牌,并通过媒体向公众进行发布和推介。同时,分别在华南城和桂林阳朔组织为期3天的展销活动,进一步扩大伴手礼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2月至明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和旅游发展委将积极推动伴手礼产品进驻景点景区、旅游酒店、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型商超,设置专区专柜,并结合重大节庆、旅游旺季开展丰富的促销活动,大力拓展伴手礼销售网络,扩大销售规模。

(责任编辑:庄彧)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