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带动经济结构变革,形成辐射带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战略高地,是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共识和必须完成的时代使命。
当前,面对“高资源集聚与低区域流动并存、高创新产出与低区域转化同在”的发展现状,京津冀三地必须要在打造高质量协同创新新引擎、构筑高质量科技产业联动链条、重塑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上聚合发力。
发挥雄安新区创新载体的开放聚合引领作用,打造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创新新引擎
长期以来,河北缺少国家级战略性标志化创新平台一直被认为是河北难以对接国家资源、承接京津创新外溢、减缓创新要素区域流动的重要因素。雄安新区的设立,完善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减少了河北与京津的平台落差,为河北创新提升、京津冀区域高质量创新融合提供了新引擎。
立足于区域协同创新新引擎的构建,雄安新区的建设至少应完善以下三点。
一是打造全球典范创新环境,提升与国际前沿创新要素直接对接互动的能力。在新区探索建立与世界接轨的“研发创业特区”和“国际创新社区”,聚焦全球成果转化、创新孵化的关键环节,吸引国内外知名科研组织、创新机构、咨询机构、企业、海外专家、国内外创业者入驻或开展合作交流,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提升与国际前沿创新要素直接对接互动的能力。
二是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打造引领京津冀和全国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在京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平台向雄安新区疏解;争取更多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大科学装置在雄安新区布局。
三是系统推进创新体系变革,形成全国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模式示范。在科技体制、产权保护、高等教育、科研院所、人才流动等方面进行以创新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为全国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提供示范。
强化首都科技成果的区域转化,构筑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科技产业联动链条
京津冀创新链链接不足,区域内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相对薄弱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河北总体滞后的创新水平制约了三地创新链的紧密链接,另一方面是由于三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有效联动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仍未建立。针对此种状况,弥补河北科技创新短板、提升三地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能力势在必行。
一是提升河北科技创新水平,弥合三地创新发展梯度差。一方面河北要全力加快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步伐,形成创新提升的实体支撑。另一方面首都要进一步开放科技条件平台优势资源,促进区域内实验室、科学装置、科技成果等资源共享,消除科技核心支撑资源的区域差异。
二是强化完善京津冀区域内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在三地合作共建科技园区和成果转化基地的基础上,支持三地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强化培育具有产学研协同特征的科技企业集团,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探索建立京津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共同体,提升三地共同利用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能力。推动三地共同联合申请国家科技计划、共同联合建设项目转化成果库、共同联合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快重大成果尤其是前沿性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形成带动三地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打造一体联动式创新链群支撑体系,重塑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
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区域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基础,也是降低行政壁垒和制度成本,推动区域内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互补的重要保障。
一是应建设一体联动式创新要素共同体市场,促进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针对三地要素市场割裂的状态,积极推进三地共建区域性的商品物流共同市场、土地储备交易共同市场、人力资源共同市场、信用征用共同市场、金融共同市场、信息技术共同市场等。以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助推各类要素资源突破区域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二是应建设一体联动式创新平台支撑体系,构筑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核心支撑。以产业链为依托,推动三地进行创新协作,如联合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创建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等。通过一体联动式创新平台的构建支撑三地协同创新发展,为产业的深入融合与无缝对接提供支撑。
三是应构建一体联动式创新政策落实保障体系,打通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增强三地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发展、口岸开放、人才引进等创新发展政策的协同性,制定政策落实的保障机制,确保好的政策落实到位。同时,针对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很多新产品因无法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进行对应而被市场拒之门外,无法落地的问题,京津冀三地应率先出台完善创新准入制度,为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的落地生根创造条件。
(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边继云)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