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下花园区资源枯竭型矿区转型发展纪实:绿色多元撑起老矿区

2019年05月16日 11:0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王大庆 院玉顺

  近日,河北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政府与华润集团合作总投资3亿美元的泛奥运文旅小镇项目正式签约。至此,下花园已引进了万科、国投万和、华侨城、软银等众多知名企业落地。

  一座依煤而生的城区,在资源枯竭之后,为何能吸引众多优势强企入驻。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正是通过由地下到地上,由黑色到绿色,由粗放到精深的全新再造,让一座山清水秀、宜居适度、集约高效的新型城区呈现在人们面前。

  生态底色靓起来

  每天清晨,在下花园区洋河河谷湿地公园遛弯儿的老矿工王学成和退休的工友们都喜欢唱上一嗓子。王学成感慨地对记者说:“我在下花园工作生活了60多年,没想到退休了还能在水草丰美、风景亮丽的湿地公园里晨练,这样的场景放到十年前,想都不敢想。”

  据下花园区委书记王小军介绍,下花园是一个典型的因煤而建,因煤而兴,又因煤而衰的城市。煤炭、电力、电石一度成为下花园三大经济支柱,随着煤炭资源逐步枯竭,三大支柱产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下花园区成为历史。

  2009年3月份,下花园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自此,下花园坚持绿色优先原则,推动生态环境由“黑色廊道”向“绿色长廊”转变,把守护好绿水青山作为招商引资底线和开发建设的红线。

  下花园实施了总投资3.1亿元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对成片的采煤塌陷区、工矿废弃地等实施生态修复,治理面积7平方公里,增加可利用土地5800亩,恢复植被1860亩,为项目落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保障。

  投资3亿元实施了总长13公里的洋河、戴家营河疏浚治理工程,沟通了南北两大城市水系,形成130万平方米景观水面。去年投资1亿多元实施了2.7公里长的东河改造工程,城区形成三大水体景观。

  围绕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下花园不断加大生态管护力度,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持续开展造林绿化工程,全力打赢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努力打造首都生态“后花园”。

  城市基础强起来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必须有强大的承载能力,只有生态环境好了,城市基础强了,产业和人口才会随之而来,形成集聚效应。”下花园区区长胡荣这样表示。

  为加快城市转型,下花园一手攻坚生态,一手建设城市,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智慧城市,累计实施了总投资127亿元的259项城建重点工程。

  近几年,下花园全面启动棚改攻坚行动,累计征收改造完成煤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采煤沉陷区住户房13101户。

  期间,下花园新建和改造道路70余条,“一横一纵一环”道路工程全部竣工通车,内通外联的交通路网格局加速构建。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8平方公里拓展到13.5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数字化城管实现城区监控全覆盖,城市管理考核评比连续4年稳居全市第一。累计投资1.2亿元,实施了乡村道路硬化、民居改造、设施配套等方面15个工程,涌现出一批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同时,下花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渐完善教育城域网,深入推进养老、医疗、工伤保险扩面工作。

  产业支撑硬起来

  “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度过了爬坡过坎的困难时期,迎来了浴火重生的‘艳阳天’,但从长远看,只有产业起来了,下花园才能持续发展。”王小军说。

  在下花园经济开发区,张家口康乾机械有限公司工人正加紧生产。这家利用关闭矿井后的闲置土地、建在煤矿采空区的企业,是下花园2012年引入的一家装备制造企业,其自主研发的模块式高压大流量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大流量比例多路阀只能依靠进口的空白。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下花园致力摆脱单一资源产业依赖,构建多元产业支撑格局。把发展重点转移到高成长、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产业项目上来,利用原下花园煤矿废弃建设用地,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7.6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主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高新项目入驻,目前入园企业达18家,项目总投资逾400亿元。

  同时,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有序退出高耗能、高污染的32家企业。加大对煤炭、冶金等行业整改力度,建成全封闭、环保型综合物流园区,推动煤炭产业向节能环保、规模集聚、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目前,下花园区城市面貌已焕然一新,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对外吸引力也日益提高。(经济日报 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王大庆 院玉顺)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