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成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6年迎来新变化

2020年02月25日 10:4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5日讯  春为岁首,携希望和梦想出发。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2月24日,北京召开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六周年视频发布会。疫情防控期间,市发展改革委创新会议形式,联合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市交通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通过线上直播形式进行新闻发布。

  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是当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月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指示精神和关于“加强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的要求,京津冀三地迅速建立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出台了联动机制工作方案,在人员流动引导、交通通道防疫、防疫物资保障、生活物资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专业部门对接机制。三地协同办持续发挥协同平台的作用,针对跨省通勤人员,协调北三县及固安等环京6个区县通过“一信、一卡、一证”等方式,方便通勤人员出行,保障出入便利;积极推动环京周边地区实现通勤人员14天隔离政策统一标准、政策互认;推动奔驰、小米、京东方等在津冀的供应链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切实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疫情防控和协同发展工作“两不误”。

  三地协同联动一盘棋,不仅体现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更贯通于北京六年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之中。北京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深度融入其中、受益其中,积极探索减量发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新路子,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深刻转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疏解非首都功能坚定不移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牛鼻子”。北京通过严控增量、疏解一般性产业、推进文教卫机构疏解等一套“组合拳”,城市“瘦身健体”取得新进展。

  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截至2019年底全市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2.28万件。

  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4-2019年全市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759家,疏解提升市场631个、物流中心122个。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5所学校新校区加快建设;天坛医院实现整体搬迁,老院区腾退;同仁医院亦庄院区等加快建设。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也在疏解和提升中不断提升。2019年,建设提升基本便民网点1190个,拆除违法建设腾退土地5706公顷,“留白增绿”完成绿化1686公顷,城市环境秩序明显改善。

  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开局起步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是北京发展重要的“一翼”。一直以来,北京都把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为北京分内之事,将雄安新区和北京发展“一体谋划、统筹考虑”,做到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

  “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提前开工建设,对口帮扶4所学校、5所医疗卫生机构。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10余家市属国企参与支持建设。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开通运营,京雄高速北京段开工建设,直连直通的交通体系加快构建。

  城市副中心建设有序拉开框架

  围绕打造北京重要“一翼”,科学编制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共涉及35个部门、165个单位,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北京学校小学部开班,首批招生300余名,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开诊,日均门诊量2400人次。

  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和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实现开工,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建成通车。城市绿心完成绿化8000亩,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开工建设。环球主题公园一期建设进入设施安装阶段。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扎实推进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围绕北三县城市软实力提升,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52个签约项目正在持续落地。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廊坊校区挂牌。通过医联体、技术帮扶等方式提升北三县医疗服务水平,河北燕达医院获评成为三甲医院。

  协同发展重点任务实现新突破

  让京津冀三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协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六年来,三地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1.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形成“双枢纽”格局。“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打造,京张铁路开通运营,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逐步扩大。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公路交通更加便捷通畅。

  2.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2019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42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51%。联合组建永定河流域治理投资公司。建立密云水库上游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张家口首都水源功能涵养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涉及北京任务。

  3.产业对接协作持续深化。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累计超1300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落地实施,自贸片区正式挂牌。

  4.协同创新步伐加快。制定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三城一区”建设全面提速。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1063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8000家,科技创新园区链加快形成。

  5.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稳步推进。组建12个京津冀高校创新发展联盟,成立9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多所北京高水平中小学与河北省开展合作办学。持续推动北京与河北廊坊、张家口等五市医疗合作,共同开展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34个。全力筹办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整体亮相,首钢滑雪大跳台完工。精准帮扶河北省23个结对贫困县,实施近千个扶贫项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节点之年,我们正在对照国家的工作要点,研究制定2020年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要点,并抓好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