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昆莎机场正式通航十周年:空中天路带来幸福生活

2020年07月01日 09:2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代玲 崔国强

  阿里在哪儿?青藏高原、羌塘草原腹地,冈底斯和喜马拉雅两大山脉绵亘其间。

  阿里有多远?距离拉萨1400余公里,距离北京5100公里。

  阿里怎么去?2010年7月1日,阿里昆莎机场正式通航。从此,西藏阿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提速,交流合作不断加强,民生保障不断改善。

  带动旅游产业 改善发展环境

  “从阿里到拉萨开车至少需要40小时,坐飞机,2小时就能到。”在国道219线上跑了20余年的噶尔县司机仁青说,阿里不再遥远。

  看中通航优势,陕西人温晓峰2010年注册了西藏阿里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阿里大酒店正式开业,现在已由当初的38间客房发展到188间客房。

  “随着航线增加,这几年阿里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188间客房都无法满足经营需要了。”阿里大酒店总经理李艳飞说。

  航线的开通改善了阿里发展环境,前来投资兴业的人越来越多。阿里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袁富国表示,通航后,阿里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向好。截至2019年,阿里地区各类市场主体近万家,注册资金近90亿元,较通航前分别增长了31倍、16倍。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尤为迅速。截至2019年,阿里民营企业注册资金较通航前增长142倍。

  通航也将阿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旅游业正成为阿里主导产业。

  “2010年,阿里地区旅游收入仅为6000多万元。2019年,旅游收入则达到13.8亿元。”阿里地区旅游局副局长、河北省文旅厅援藏干部高彦武认为,航线开通在促进旅游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当地补齐基础设施、服务短板。据了解,2020年阿里计划在机场附近建设游客服务中心。

  围绕旅游产业,阿里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阿里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8.5亿元,2019年,阿里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亿元,年均增长14%。

  畅通人流物流 累计保障航班7000余架次

  “通航后,我们邀请对口支援省份名校校长前来阿里开展短期送教活动,派出了很多老师和学生赴内地交流学习。”阿里地区教育局副局长桑杰巴珠介绍。通航前,从内地到阿里路途就得一周,教育的面对面交流很难开展。桑杰巴珠认为,通航在阿里教师培养培训、与内地优势教育资源交流合作中发挥了桥梁作用。

  民航阿里站站长朱峰介绍,通航以来,阿里昆莎机场已累计保障航班7169架次,运输旅客近50万人次,运输物资365吨。通航让人流物流更便捷高效进出阿里的同时,也带来了阿里与外界合作交流、发展共赢的新机遇。

  自2004年起,阿里地区举办首届象雄文化旅游节。起初,由于交通限制,办节仅是内部的文化艺术交流。随着通航条件逐步改善,如今,象雄文化旅游节已成为阿里全方位展示当地优势资源、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来自西藏自治区内外的嘉宾坐着飞机在节日期间走进阿里,共话发展,阿里开放合作交流的路越走越宽。

  四川小吃、东北饺子、新疆烧烤,在阿里街头,可以品尝到全国各地的美食。天南海北的人来到阿里投资兴业,阿里融入了快速发展大潮。

  建起空中生命线 优化出行服务

  “近一年来,我们通过民航转运10个危重病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院长、陕西组团式医疗援藏领队韩军说,医院与民航建立了急重症病人转运机制。民航在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阿里地区急重症病人赢得生命时间发挥了关键作用。

  “我们曾有一例脑出血开颅手术病例,第二天出现了脑水肿。在民航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最短的时间内转运到西安进行救治。”韩军说,组团式医疗援藏专家们过硬的医术加上民航的保障,在阿里这样的高海拔地区开展开颅手术才有了底气。

  10年间,阿里昆莎机场共保障51名危重旅客乘坐担架出港,航线成为空中生命线。结合高高原机场服务特点,阿里昆莎机场还在全国首推了“无申请主动轮椅服务”,不断提高保障旅客出行的服务质量。

  桑嘎扎西的家就在机场旁的噶尔县昆莎乡索麦村。3年前,考上大学的他第一次坐上飞机前往内地求学。现在,像他一样,村里越来越多的人也坐上飞机飞往各地,享受到出行的便利。

  “通航后我们去内地非常方便,大家的见识越来越广,观念越来越新,生活也越过越好。”索麦村村委会主任土登说。

  通航给阿里带来了一条社会进步线、运输保障线、空中生命线、民族团结线,在推动阿里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去年,阿里昆莎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超9万人次,同比增长21.2%。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认为,在青藏高原恶劣的航空气象条件下,能完成如此骄人的业绩是国家重视阿里地区发展,民航业重点保障航班起降的结果。

  “阿里民航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我国重视老少边穷地区精准扶贫,力保脱贫攻坚见成效的具体实践,更是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承诺的生动体现。”綦琦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代玲 崔国强)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