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天津8月16日讯(记者 宋雅静)8月16日上午,“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主题宣传采访团一行来到天津港,了解天津港作为京津冀及“三北”地区的海上门户,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图为天津港。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雅静/摄
“在港口领域,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做到中国第一,就是世界第一。因为天津港在行业中、在世界上都起到了引领作用。”站在作业区,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副总经理高延辉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言语间充满自豪。
在他的背后,五彩缤纷的集装箱和龙门吊、风力发电机、太阳能、海港、巨轮与蓝天共同绘成了一幅绝美工业画卷,这里就是天津港。
图为七彩集装箱。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雅静/摄
天津港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大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京津冀及“三北”地区的海上门户、雄安新区主要出海口,是“一带一路 ”的海陆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枢纽港,连续多年跻身世界港口前十强。
据了解,天津港对外对内服务辐射能力强,拥有集装箱航线144条,每月航班550余班,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辐射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的14个省、市、自治区,腹地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2%;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