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看急诊下月将被分级对待 非急症患者可能会等4小时

2013年09月25日 17:06   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日前看到,港大深圳医院的急诊科设在负一楼,为的是方便救护车停靠。 深圳商报记者 李博 摄

  6家市属医院将试行急诊分级制度,非急症患者可能会等待4小时

  下月起看急诊将被“分级对待”

  “急诊不急”,成为近年来大医院急诊被吐槽的“通病”。尽管涉及夜间或假期专科门诊不开等原因,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缺乏严格的预检分诊制度和收治标准才是最根本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为了提高深圳急诊资源使用效率,记者昨日从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获悉,10月1日起,市人民医院、市二医院、北大深圳医院、市中医院、市三医院、港大深圳医院等6家市属综合医院将试行急诊分级制度,按照“预检分诊、急重优先”原则,将患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4级。如果没有急性发病情况的,无或很少不适主诉的非急症患者,根据指引,等候时间将在4小时之内。

  急诊患者三成不急

  感冒了,白天上班没空,晚上下班再去看急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不少看急诊的患者不急,病情也不重,就是因为时间上方便、排队的人少,所以选择急诊。”

  据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统计,急诊患者中有近30%的患者是不需要看急诊的。北大深圳医院的数字也是相当,这两家医院去年的急诊人次分别为23万和22万,是市属综合医院中排名前两位的。

  记者采访了一位曾在急诊科工作多年,后又在医院管理岗位上工作了30年的“老行尊”,她表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市市级大医院急诊科刚刚建立的时候,确实主要解决的是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

  “曾有一次,我们遇到了一位女士拿着美容用的羊胎素要求急诊科给她注射,当时护士坚持急诊只处理急危重症的原则,不给她注射,结果这位女士不仅大吵大闹,还投诉医院和这名护士。”由于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各大医院“不得拒收患者”,因此,这种“来者不拒”原则导致轻症、慢性病或非急诊患者逐渐增多,现在比例达到了30%左右。

  在香港,如果是轻症患者看急诊,往往要等候很长时间。“急诊不能实行‘先到先得’,而是应该遵循急危重症优先的原则。”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部门主管朱嘉理医生说,时间顺序不能作为急诊处置的第一原则。

  按病情划分红黄绿三区

  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运行部负责人表示,有限的优质急诊资源和患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原卫生部在2011年发布了急诊预检分诊规范,2013年3月国家卫计委又以通知形式下发。

  参照国家的相关标准,结合深圳实际,市医管中心邀请了我市急诊专家编写了《直属医院急诊预检分诊指引(试行)》,将患者按照病情分为四级。

  第一级濒危,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可能随时危及患者生命的;第二级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有进展至生命危险和致残危险;第三级急症,生命体征稳定,有状态变差危险,有急性症状和急诊问题,但目前明确没有危及生命或致残危险的;第四级非急症,轻症或非急症,目前没有急性发病情况,无或很少不适主诉。

  指引要求,第一级必须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95%的第二级患者必须在10分钟内安排接诊,90%的第三级患者在30分钟内安排就诊,80%第四级患者要在4小时内完成救治。

  同时要求,医院要在急诊科划分红、黄、绿三个区,红区为复苏室和抢救室,用于救治第一、二级患者;黄区为优先候诊,安排第三级患者等候;绿区为一般诊区,引导第四级患者在此等候。

  分诊人员在急诊工作5年以上

  负责执笔编写指引的北大深圳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卫星表示,为了10月1日能够顺利试行这一制度,我市6家市属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已经进行了两轮培训。

  除了指引外,市医管中心还出台了清晰的急诊分诊流程和预检评估单,急诊分诊人员必须按照流程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如患者以何种方式到急诊科;对体温、血压、呼吸等基本情况进行检查,再进行分级和分区。

  由于分检时间有限,所以张卫星给出急诊患者或陪人以下主诉方面的3个提示。首先要讲清自己的感觉,其次要讲疾病或不适发生的时间,第三是要讲发展过程。例如头疼,应该跟分诊人员描述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疼,目前疼痛感觉,“越来越重,疼得眼睛也无法张开”,这些都是利于分诊人员及时掌握你的病情的关键。

  会不会有些患者为了缩短等候时间,存在“夸张”病情的情况呢?张卫星表示,除了患者主诉外,分诊人员还需要根据你的客观表现、生命体征等进行评估,而且分诊人员大多数都在急诊科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经验丰富,一般都能够准确判断。

  张卫星还特别提醒,有些疾病发展进程演变迅速,比如刚开始将这名患者分诊到绿区,但在等候过程中,突发其他紧急情况,都应该及时与分诊人员联系说明。(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延伸阅读

  港大深圳医院急诊分级4个月没有一宗投诉

  患者候诊时间不会明显延长

 

  日前在港大深圳医院的急诊科分流站,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对其进行分流引导。 深圳商报记者 李博 摄

  急诊分级对于我市大医院来说都是新鲜事物,唯独一家医院例外,就是港大深圳医院。这家有着“香港血统”的公立医院急诊科从5月15日启用以来就开始实行分级就诊制度。

  “目前,我们日急诊量最多为150人次,等候时间不长,市民对分级就诊也很支持,没有出现过一宗投诉。”港大深圳医院急诊科部门主管朱嘉理昨日告诉记者。

  全套“克隆”香港分级

  在港大深圳医院负一楼急诊科,患者需要先到分流站登记个人信息和分诊,一、二类患者直接送入抢救室,三类在蓝区候诊,四类和五类在黄区候诊。急诊就诊指引上还特别列明:如果未到分流站分诊,视为无效挂号,医生将拒绝为您看诊。

  “我们这种五类分级是完全参照香港模式。”朱嘉理表示,由于目前该院急诊就诊人数还不算多,即使是黄区患者也最多等候20分钟,所以没有患者对分级就诊表示过异议。

  但朱嘉理也表示,他在香港服务的伊丽莎白医院是全港第二诊疗量大的公立医院,急诊每日人次600多,如果是在流感高峰期,有非急症患者需要等候超过8小时。、

  “等候时间过长,肯定是引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重要原因。”朱嘉理说,港大深圳医院急诊人次逐渐增多,也许才能真正检验出香港模式是否适合深圳。“我们也考虑试行医管中心的四级分诊制度,看看哪个更适合。”

  建议安排警察常驻急诊科

  朱嘉理表示,香港公立医院急诊科都设有警岗,警察24小时驻守。“警察驻守的主要目的是从一些醉酒、吸毒、斗殴等患者处搜集线索,但同时也是有震慑的作用。”

  朱嘉理表示,香港急诊轮候时间长,一些非急症患者也会有微词,甚至向医护人员“爆粗”,但是很少发生动手打医护人员的事情,这与警察驻守有直接关系。他建议,深圳医院急诊科也应该参照,引入警察驻守的模式,这样有助于维持秩序。

  另外,他表示,在国外,非急症患者如果要优先使用急诊服务,可能必须多付5倍诊金。“这些诊金不是进入医生钱包,而是进入医院公共账户,用于购买设备等。”朱嘉理说,如果我市公立医院全部严格执行急诊分级制度,也可以考虑这样的方式运行。

  同时,也应该鼓励民营医院大力发展急诊服务和提高诊疗水平,为一些不想等候的非急症患者提供多一个选择。

  等候时间不会明显延长

  对于其他几家没有实行过急诊分级的市属大医院,这段时间一直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单爱军表示,由于急诊中心是老业务用房,没有专门的候诊区,所以分颜色分区候诊可能暂时无法实现,但该中心会在抢救室和复苏室患者中率先启用填写预检评估单。

  北大深圳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卫星说,该院已经印制了许多关于急诊预检分诊的温馨提示单张,准备在10月1日分发给就诊患者,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和配合医院的工作。

  记者也了解到,尽管指引规定的非急症患者等候时间为80%在4小时内,但目前我市各大综合医院急诊科候诊时间一般都在一个小时左右,所以除非有疫情爆发,否则即使在10月1日之后,患者等候时间也不会明显延长。(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邓越萌 陈永祥)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