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十一”长假告一段落,按照往常习惯,长假之后,相关产业和景区会纷纷进行一次盘点,内容差不多一样,主要有两个数字,一个是有多少人进入景区、进账账多钱少,一个拉动地方经济几多高。而这远远不够,笔者以为,至少还有以下几点需要盘点。
今年的“十一”长假如往年没太多不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流动着一条条数不清的长龙,让“高速路”变成了“龟速路”、“高堵路”、“停车场”,各大景区人满为患,部分景区游客滞留……假日成了“堵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缘于“中国式休假”,也有人认为是中国人爱跟风、讲热闹。到底为何?是有盘点一番的必要。
根据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研究数据显示,虽然黄金周期间餐饮、交通等行业收入均逐年增长,但也导致了金融、证券、期货、进出口贸易以及会展和入境旅游收入的大幅度减少。他们同时认为,黄金周期间餐饮、交通、住宿、购物、景区这些行业的收入固然增加,但是一些高附加值的行业却受到了影响……这也需要盘点。
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原本一对矛盾,而游客流量大的景区往往是文物资源丰富的地方,集中性川流不息的游客,对于景区经营者来说倒时很乐见,但对文物资源而言,就是害。文物资源能否承受得住集中性川流不息的游客,或者能承受多久?这难道不需要科学地盘点吗?
就在上月中旬,《纽约时报》将中国游客列为“最不讨喜的游客”。理由是中国大陆游客通做不到“入乡随俗”。说不好听点,就是不文明。虽然《旅游法》在今年“十一”已实行,但在这次长假里,游客的“到此一游”等不文明行为仍随处可见。还有,“园中园”、“票中票”、“通票不通”,景区成“垃圾山”等,这同样需要认真盘点一番。
总之,“十一”本不应是单纯的着眼于刺激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更多的是让民众休休假。盘点“十一”黄金周不能只盘点眼前的经济收益,更应盘点人文内涵。比如如何让游客真正玩得开心、称心、不“堵”心,比如从更高层面上让公众自由享受休闲假期,让假日更从容,真正体验假日所带来的快乐,这才是民众所期待的。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