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养老院被歧视:房主嫌不吉利不愿租给养老院

2013年10月12日 19:45   来源:新华网    邹婷玉

  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绝大多数靠租房租地的民办养老机构,由于社会观念的不理解,无奈遭遇租地难、被歧视的困境,希望社会能够给予养老机构更多的理解。

  穿过一条店铺林立、川流不息的巷子,记者来到一栋居民楼前,南宁市柏灵护老院就在第二层,这里总共有51张床位,目前住了四十几位老人。由于刚刚拖过地,空气中隐约能闻到一股消毒液的气味。虽然房子有些陈旧、装修简陋,但房间、走道都打扫得很干净。

  柏灵护老院院长覃越筠介绍,住在这里的老人年龄在70岁到90岁不等,多是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而且家庭条件不大宽裕。

  据护士介绍,每天最忙的时候是早上,老人7点钟起床,护士开始帮老人洗澡、整理床铺、打扫卫生、喂早饭。一日三餐,饺子、米粉、面条、鸡鸭等,常常换着花样吃。白天,护士每隔一两小时给卧床的老人家翻身、换尿不湿,为预防背部感染,得时不时给老人家拍背。每天晚上9点之前老人们开始睡觉。

  “有的老人刚来不适应,总是想家,不习惯护老院的作息时间。”护老院一位主管告诉记者,“俗话说‘老小老小’,我们就像对小孩一样哄他们,一般一周后生活习惯开始能适应了。”

  吴菊英今年73岁,老伴早年去世,自己不幸中风,孩子不在身边,去年5月住进了柏灵护老院。她笑着说:“白天,在客厅看看电视剧,或者看看书。”

  记者看到,和她同屋的有3个人,但是吴菊英说,自己与同屋的交流并不多,“她们要么是累了要睡觉,要么脑子不清楚,所以不怎么聊天。”

  记者了解到,1997年,广西先于全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广西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660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14%,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韦华云认为,过去的家庭养老逐渐被机构养老取代,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多更广泛,都靠公办机构提供养老服务不符合现实,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从国家到地方都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但由于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民办养老机构切身尝到被歧视的滋味。

  据广西民政部门统计,目前,广西有近1500家养老机构,其中民办养老机构有140多家,规模较小,绝大多数都是租地租房。

  “找合适的场地很难,私人宁愿把地方租给幼儿园,也不愿租给养老院,因为很多人忌讳,觉得老人陆续去世不吉利。有的因为不乐意,往往把租金提得很高。”覃越筠说。

  “护老院老人去世,殡仪馆来车,周边邻居看多了心里不舒服。我们很早就考虑到这一点,就跟殡仪馆运输队商量好,有老人去世,我们自己找面包车送去殡仪馆。”覃越筠说,“在卫生方面,我们一天擦3次地板,一方面是想让老人待着舒服,另一方面就是怕周边邻居嫌我们这里难闻。”

  覃越筠希望,社会给予民办养老机构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自己的明天。”(记者 邹婷玉)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