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0张病床配一名保安 沪大型三甲医院普遍未达标

2013年10月24日 09:35   来源:东方网   于量

  近年来,暴力伤害医务人员、扰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医闹”一词也应运而生。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如今俨然成为“高危职业”。就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公安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医院保安员数量应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按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的标准配备。

  每20张病床配备一个保安,究竟能否真正保障医疗秩序?就此,东方网记者采访了多名一线医务工作者和普通市民。受访者普遍认为,单纯靠增加保安数量防止“医闹”实乃治标不治本。化解医患关系的坚冰是一个大课题,而非做数学题目。

  观点:更多保安≠更多安全感

  张医生供职于沪上某知名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对于《意见》中的这一新规,张医生认为将“医闹”事件频发归咎于医院安保力量不足的逻辑过于简单粗暴。对于一线医务工作者,更多的保安并非就意味着能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据张医生介绍,自从业以来,他耳闻目睹过,也亲身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因医患纠纷引发的冲突。用张医生的话来说,“穿白大褂的,几乎没有谁没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在这些冲突过程中,患者与患者家属轻则对医务人员恶语相向,重则大打出手,他身边的同事就曾在纠纷中被患者家属打伤。

  对于医院安保人员在纠纷中所发挥的作用,张医生直言效果有限:“我们医院现有的保安数量其实不算少。但是吵起来也好,打起来也好,医院保安到了现场也就那么回事。最后基本上都是打110,靠警方出面解决。”

  张医生认为,医院保安的工作更多是在日常工作中维持秩序;同时,鉴于保安的身份和职权,即便冲突升级,保安也不可能采取过于强硬的手段。因此,在张医生看来,“20张病床配一个保安还是200张病床配一个保安,区别不是很大”。

  建议:按需配置而非一刀切

  齐先生是上海另一家三甲医院的骨科大夫,他所供职的医院在今年就曾发生过一次较为严重的“医闹”事件。对于新规要求所有医院的保安数量都要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齐先生认为适当增加安保力量的确有助于维护医疗秩序,但搞一刀切式的硬指标则绝无必要。

  齐先生告诉东方网记者,根据经验,心胸外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等涉及手术和急救的科室,往往是“医闹”的重灾区。因此医院安保力量的配置,还应根据各家医院的业务特色和实际情况决定,而非通过床位数或是人员比例来计算。

  齐先生表示,在医患冲突或是“医闹”事件中,医院保安发挥的作用总体而言还是积极的。以齐先生所属的医院为例,今年在该院发生的“医闹”事件中,就是保安筑起人墙隔开情绪激动的闹事者,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值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此外,齐先生也认为如今的医院保安往往也承担着“导医”的工作,市民对此还是颇为认可和欢迎的:“就诊高峰时导医台往往忙得不可开交,而在这个时候保安就发挥了很大作用。一方面疏导人流,一方面也能为患者进行指引,分担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