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结束 收到1350多邮件

2013年10月29日 10:03   来源:北京晨报    

  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于昨天结束。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截至昨天上午,7天来共收到1350多封电子邮件、传真120件、书信3封,信件内容主要分三种,分别是对改革表示赞同、提出意见以及表示异议。有家长担忧,本科增加平行志愿将使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录取分数上涨,录取难度提高。市教委称,目前,部分邮件还在邮寄途中,信件的具体内容和市民建议还在进一步统计中,正式方案预计年内公布。

  家长:语文分数增加可能对男生不利

  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各大教育网站论坛上可以看到不少网友对改革方案提出的看法和建议。

  有家长认为,扩大语文分值,直接结果就是增加了女生的录取比例,在当前女生已全面占优的局面下,再增加语文分值会造成对男生的进一步打压,大学男女比例进一步失调。

  面对语文增加分值、英语减少分值的政策,许多家长更加关注具体增加哪些内容的分值、减少哪些考点的分值。部分家长担心,语文增加30分以后,会导致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反而增加了考生的学习压力。而英语在减少分值的同时,家长更加期待可以从提高英语实用性上去做改革,改变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授课难度,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是最终目的。

  此外,很多家长表示,高考本科每批次的第一志愿增加为两个平行志愿是考生的福音,会大大地降低考生的掉档风险,会使考生敢报志愿,更多考生敢报北大、清华等名校。但也有家长表示忧虑,认为这样一来,北大、清华等重点学校的录取分数会上涨,录取难度提高。

  专家:整理意见后还将分析讨论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认为,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群策群力、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是听取建议、逐渐完善。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只是推动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接下来还会出台包括招生、考试、课程、教师培训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方案和措施。目前家长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此次中高考改革方案意见征集结束后,教委方面会根据收集市民们意见的情况对征集意见稿进行调整和修改,随后公布最终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对于市民提出的较多问题,还需要大量的老师和专家进行分析讨论,再作出相关的教学方面的改革。

  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主要内容

  2014年

  2016年

  高考

  高考调整志愿设计及投档方式,本科每批次第一志愿调整为两所平行的学校。

  高考语文(文理同卷)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文、理科综合分值由300分增至320分。英语考试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

  中考

  中考进一步增加名额分配比例,由今年的12%至15%增加到30%。

  中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中考时长将缩短为两天。

(责任编辑:秦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