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雪巴:在保护中绽放异彩

2013年11月05日 16:06   来源:西藏新闻网   冯骥

  在距离山南地区泽当镇8公里处的扎西曲登居委会,最醒目的建筑不是学校,也不是政府办公大楼,而是一座470多平米的传习所,里面所传习的内容正是让村民们引以为豪的藏戏始源——“雅砻扎西雪巴”。

  相传,“雅砻扎西雪巴”产生于公元14世纪初叶,由噶举教派著名高僧汤东杰布所创,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鼓钹伴奏、唱腔、服饰等与其他藏戏不同:在表演任何一个藏戏之前,首先必须表演“扎西雪巴”这一节目,接着才能演正戏。同时,在表演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唉哈哈哈”的叫声,据说曾是汤东杰布看了自创的藏戏后大喜过望而发自内心的笑声,如今它作为“雅砻扎西雪巴”的独有特色,一代代传承至今。此外,温巴面具为黄色,头戴的白山羊皮,是模仿汤东杰布的装束而形成。

  虽然“雅砻扎西雪巴”曾由于种种原因而一度中断传承,但作为民族文化抢救工作的一部分,山南地区群艺馆早在1983年便开始对她进行了抢救,并专门成立了抢救班;2006年12月,“雅砻扎西雪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该藏戏队的尖子演员尼玛次仁、次仁旺堆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受到文化部的表彰。

  传承人尼玛次仁告诉我们,这些年,国家不仅充实完善了演出设备、投资364.86万元新建了传习所,还根据舞台需要,精简剧目、编排短剧;他们用自己艰苦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重点项目救助资金,每年的专项扶持资金达到25万元。“这项资金的落实更多的是使我们得到一个艺术工作者应有的尊严。”尼玛次仁解释道,“在旧西藏艺人是要饭的角色,如今我们有了这笔专项资金能够按时拿到‘工资’,这样一来,邀请演出时,我们几乎是每求必应,而且群众给不给钱,给多少钱我们都无所谓,只要觉得心里舒坦和自在就行。”

  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支从最初的19名演员发展到现在由老中青三代组成的28名固定演职人员,从最初“农家散班”逐渐成为演技可媲美专业文艺团体的民间业余文艺演出队。聊起这支已实现质的飞跃的基层文艺舞台“新生力量”,尼玛次仁尤为兴奋:参加文化遗产日展演、全区首届藏戏大赛等活动,成为拉萨雪顿节的“座上客”,山南各重大节庆活动中都有“扎西雪巴”的身影……享誉全区的“雅砻扎西雪巴”重放异彩。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