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安厅:户籍改革技术上没问题 难题在福利

2013年11月22日 14:30   来源:大河报   

为稳定员工队伍,有的企业此前已在探索着帮助员工在城市里安家。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摘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记者 朱琨 高鸿鹏 文 首席记者 杜小伟 图

  阅读提示 | 薄薄一张纸,却隔开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有人削尖脑袋想进城,无惧日渐增长的城市病,吸引他们的正是这户籍背后的“红包”;有人或留根守地,或坐等拆村。河南以城市少、人口多、省会压力大、人均富裕程度不高的状态,站在户籍改革的起跑线上。记者了解到,我省户改调研进行时,时间表卡在福利提供能力上。有专家指出,户改将是经济发展的指挥棒,不妨把福利提供者充分市场化。

  一个家庭样本

  哥哥:定居县城方便娃上学

  户口在村留地留根儿

  每天早上,家住沈丘县城的老李就骑上电动车,把儿子送到县城一所小学,随后才到自己经营的小面馆。

  今年45岁的老李是沈丘县石槽乡人,目前跟老婆孩子在沈丘县城租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一家三口虽然都在城里,但户口却依然在农村。

  “我从没想过要把户口迁到县城,现在县城的户口还没农村户口的福利好。”老李算了这样一笔账:老家有七八亩地,一年下来国家给的种田补贴有上千元,收获的粮食也能卖几千元。“如果把户口迁到县城,土地没了,这笔收入就没了,还不如农民身份实在,家里有几亩地心里踏实。”如今,每到农忙季节,老李依然会回到老家忙活几天。

  除耕地补贴外,老李说:“现在超过60岁的农民都有养老保险,看病90%都实报实销,比县城还高,要把户口迁到城里,可享受不到这些政策了。”

  因此,在老李租住的小区里,有很多像他这样在县城安家的农村人都没有转户口。

  弟弟:漂过三个“大”城市

  等租满一年买房定居郑州

  与老李相比,他的弟弟小瑞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能在城里生活是他多年的梦。为了能圆“城市梦”,小瑞带着媳妇常年在深圳、北京、郑州等地打工,在工地搬过砖、当过服务员、送过水,至今还在为落户大城市奔波。

  “成天给人家打工,也没一个固定的工作,挣那点钱啥时候能在大城市买房子?”老李经常对弟弟这样说。他认为,小瑞在县城买套房子完全不成问题,只是他们的观念不同。

  “小县城找工作的机会太少,生活福利低、工资低,生活压力太大,大城市机会多,工资高,最主要能享受到的福利待遇也多。”小瑞说。

  今年年初,小瑞夫妻二人在郑州开了一家纯净水店,小瑞申请的郑州居住证也快满一年了,他们目前的愿望就是在郑州买套房,成为真正的城里人,“那样就能享受到大城市里的各项福利了”。

  一个城市(郑州)样本

  新版居住证制度向户籍改革过渡

  “每天都有两三千人来申请。”郑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暂住人口办公室主任刘静昨日表示,本月开始推行的新版居住证,已有2万多人申请办理。因为附着着购房、子女上学、医疗服务等多项“准市民”待遇,这张卡片被民间看成是郑州户籍改革的过渡。

  不过,居住证和身份证还是有距离的。刘静表示,目前新版居住证已和有福利关联的教育局、房管局联网,剩下发“红包”的部门要明年才能开通,“但是真正体现‘市民待遇’的医保、社保这些还是空白,我们跟人社局的联网也仅限于职称评定这些服务”。

  省会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使得郑州成为河南消除城乡壁垒的天然样本,为了圆更多人的城市梦,从2001年开始,它就正式开始户改。

  2001年底,投亲、出生、购买商品房、投资纳税、工作调动、大中专毕业生和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及成建制企业迁郑共7大项入户门槛开通,阀门一下松开。截至2002年10月,郑州市新增市民10.5万人。

  2003年8月,实行一元制户口管理模式,取消农业、暂住、小城镇、非农业等分界线,统称“居民户口”,“凡与我市企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统筹金”等宽泛的入户条件又掀起入户高潮。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病。户改两年后,公交IC卡数量达80万张,是预期4倍;2004年秋季开学,郑州出现史上最大入学潮,学位一席难求,教室里座位难找。

  2004年8月,郑州市公安局叫停“新政”。

  2006年,重开暂住证、居住证制度,规范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直到新版居住证制度开启。

  户改13年暂住人口翻了近7倍

  据统计,郑州户改13年,暂住人口翻了近7倍,目前流动人口340万人,占全省流动人口一半以上,且以年25%的速度递增,郑州市实有人口已达1100万。

  一周前,郑州市开启“小城之春”的政策,重新布局郑州版图上的新市镇,原则是提升建设品质,明确表示将积极推进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凡有合法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意愿办理城镇常住居民户口,在教育、就业、就医、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原居民同等待遇。对地域、人口与经济规模达到设市标准的镇设立镇级市。

  【行动】

  户改难点不是户口是“红包”

  “看似户籍改革,实际上却是一个综合改革,难题是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保障。”省公安厅一位知情人表示,户籍改革问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密集调研,其中会牵涉到土地、教育、保障、医疗等一揽子改革,这些附着在户籍上的“红包”到底怎样找、怎么发,相关部门都要研究透。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我省的户改工作调研,将会是一个统筹改革,“整体推进,力度会非常大”。

  “但具体到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怎么界定和划分,这个标准也需要更多调研,以支持接下来的决策。”该知情人称,打破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个大原则,户籍改革仅仅是表面的东西,技术上没有难度,关键是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待遇。

  【分析】

  户改的根本是“国民待遇”

  变化:户改反过来会成经济发展“指挥棒”

  按照行政区划,河南省只有38个“市”。“人们都想进这几十个市,特别是盯上省会郑州,僧多粥少。”粥怎么能变多呢?对此,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建国表示,承载量不能只盯着“市”字头,像浙江省很多城镇都能吸纳优势产业,提供劳动机会,“户改要求也是经济发展要求,是财政能力的要求”。

  他表示,目前河南省小城镇级别的人口流动承载量还是空白,只有产业布局的触角能够到达,才能优化人口流向。目前,财政对于公共支付的能力也只以百亿计,还要用人口均摊削薄。

  另一个变化是推动城市规模标准的刷新,王建国表示,如果按之前的标准,人口100万以上就是特大城市了。

  建言:政府供不上的“红包”,要推动市场化

  一个北京户口,保守估价为80万,值钱的都是市民“红包”。王建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郑州市每添一口人,综合公共投入就要增加十几万。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郑州市已经将225.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8.5%的钱用在了民生上,上半年人均花钱2972.37元。

  政府捉襟见肘时,谁来补位?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表示,三中全会也提到了市场化根本性作用,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考虑引入市场化?可以让更多社会资源介入提供。

  目标:消除制度“歧视”,推行“国民待遇”

  小到开封铁塔公园市民和游客两个价,大到娃上学没有所需户口就得全程多交钱,这样的“歧视”你遇到过没?

  谷建全说,社会公平在破除城乡壁垒上,其实就是“国民待遇”这个概念,即不论在哪里享受到的待遇是一样的。“如果高考都一样、师资水平都一样,北京、上海对于学生家长的吸引力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

  消弭制度上的“歧视”鸿沟,并非户籍的单项改革,而应该是包括土地改革、保障改革等多方面的。不过,谷建全也表示,仅河南省而言,户改的推动难度相对较小,“因为目前只有省会压力最大,其他城市还有扩张的规模和空间”。

  在城镇化建设方面,河南确实已经铺开扩张地图。记者昨日从省住建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化率年均增长近1.8%。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河南历史上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今后五年的目标是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7%,并在2017年达到50%以上。我省将在3年内全部启动城市建成区内城中村改造,实现城镇住房保障覆盖面20%。

  (大河网-大河报)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