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拟建智能停车系统缓解停车难

2013年11月25日 11:51   来源:扬子晚报    罗双江

  停车难,停车乱,是应该通过对违停车主进行严厉处罚,还是应先让政府把公共服务职能承担到位,再进行严厉执法?昨天 ,在南京东南大学举办的“南京城市停车治理论坛”上,有“政府背景”的专家大都认为应通过高额收费和严厉执法来治理停车问题,而来自媒体和民间的代表则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认为增加收费和严厉执法的同时,政府该履行的公共服务职能也不能缺位。

  正方观点:提高停车收费价格,并严格执法

  与会的国家发改委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认为,应该将停车收费彻底市场化,同时对乱停车进行严格执法,这样必然造成停车高收费的结果,老百姓可能很有意见,但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供求关系决定的。程世东介绍,他在布达佩斯看到,当地市中心车位空闲率始终保持在15%左右,只要停车位占用超过85%,就立即开始提高收费价格,车主觉得承受不起就会离开,直到有15%的车位空出来为止,这就是通过市场手段来调节停车问题。

  南京城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则认为,私家车的使用不应当作为一种公益式的社会福利来考虑,而应当将其作为一种高端的出行手段,采取“用者自付”的对策,首先要求用车者必须自备车位,同时采取差别化的处理手段,在中心城区实行严格的停车管控,大力提高路内停车价格。杨涛认为,应该放开市场价格,才能真正地催生停车市场,否则因为无利可图,根本无人投资停车场,不利于停车问题的解决。

  反方观点:不给私家车

  宽松停车环境,这不公平

  作为交通相关行业的媒体从业者,南京交通台“智勇在线”著名主持人智勇则认为,仅仅提出不给私家车太宽松的停车环境是不公平的,因为政府对公共交通发展的责任也是不能推卸的,买私家车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追求舒适。

  智勇说,他到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去考察过,感觉这些国家停车管理方式非常丰富,即停即走是一种管理法,停5分钟是一种管理法,停1小时又是一种管理法,而且,他还发现,不仅路边可以停车,甚至道路中心线都可以停车,“应该在便利的基础上再去增加收费,现在的停车难大部分是规划造成的,而不是买车造成的。”智勇举例说,马群地铁站原先准备作为换乘点的停车场,如今被规划成了一个大型商业区。

  建议>>> 鼓励私人投资建设停车楼

  南京城市治理委员会公众委员马志恒:政府应从政策上鼓励私人投资建设停车楼、停车场,同时,郊区地铁站的停车场或停车楼应该与地铁站同步建设,停车收费与地铁公交联动,市民在地铁停车场停车,可以直接刷市民卡或者公交卡,并在一定时间内(如半小时内)乘坐公交或地铁,享受按次优惠计费(如5元/次)。同时,地铁和公交换乘实行优惠联动机制,在限定时间内,换乘优惠,如,每次优惠3角,这样可以达到减少私家车进城,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的目的。

  参加会议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全国人大代表叶青:治理停车问题,首先要进行公车改革,他在路上观察过,明知堵车还往里冲的,90%以上都是公车,因为烧油不要钱。他提倡,采取“3510”的方式出行,3公里以内步行,5公里以内骑车,5公里到10公里才开车。他说,现在政府机关有很多“僵尸车”,长期不开,上面落厚厚一层灰,就是为了保留指标占个车位,大大浪费停车资源。

  利好>>> 智能停车系统将会使停车更精确

  南京市城管局停车管理中心主任刘国强说,南京停车管理从2012年1月1日移交城管局以来,他们管理中心比消防局还忙,“主要是停车位缺口太大,按南京今年上牌量21万计算,能配建的停车位不过6万,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刘国强透露,除了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停车需求外,城管部门也着手远期宏观控制,通过建设智能停车系统,用POS机和机打发票来实时收集各停车场停车信息,每30秒更新一次,实现对停车位的精确管理,以充分挖掘停车资源。(扬子晚报记者 罗双江)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