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浪费"蔚然成风 安徽相关行业谋求转型

2013年12月13日 13:37   来源:新安晚报   刘旸 卞世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铺张浪费”的严管再次升级。其中,明确规定工作餐中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

  昨天,记者探访合肥市场发现,今年燕翅鲍销量大减,花市订单也不如从前,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的背景下,一些行业正谋求转型,在大众市场中寻求出路。

  “燕鲍翅”门可罗雀

  “很少有人来,冷冷清清的。”合肥周谷堆一家燕鲍翅店的刘经理坐在柜台内上网,两名店员在一旁聊天。据悉,这样的场景今年经常出现。

  销售额下降一半

  看到记者走到店内,一名店员笑着迎了上来,当记者表明来意后,他显然有些失望,“我还以为你是来买东西的呢”。

  刘经理告诉记者,一天只有两三个人到店内消费。

  记者看到,与这家燕鲍翅店一墙之隔的水产区人声鼎沸。

  “今年以来才是这样的,以前人气很旺的。”刘经理的店主要对高档酒店供货,他指着货架上两排鱼翅,“以前来提货的都是论斤买的,两三千块钱一斤,现在基本没有酒店来了,剩下散客都是几两几两地称。”

  “现在的收入只有往年同期的一半不到。”刘经理说。

  天价鱼翅被雪藏

  “40万天价鱼翅当街卖,海选‘鲍鱼公主’”,合肥人或许还记得这条新闻。

  去年5月份,合肥步行街一家燕鲍翅专卖店将一对超大鱼翅悬挂在橱窗内要价40万,火爆一时。如今,该店的汪经理已经将这对鱼翅“雪藏”了起来,“与那时比,现在情况不乐观”,由于拆迁,汪经理将店面搬迁至北二环中菜市内。“营业额下降了一半左右吧。”汪经理告诉记者,高档的燕鲍翅的销量下降非常明显。

  记者在店内看到,很多产品已被贴上了“超低价”“特低价”“促销产品”等标签,这些促销产品被放在货架的显眼位置,而曾经被奉为“招牌菜品”的鱼翅却“束之高阁”。

  “两千多的鱼翅,现在降价一千左右,但买的人还是少。”汪经理说往年店里都是全天营业的,现在看没什么人了,也会提前打烊。

  昨天下午3点左右,记者在中菜市内看到很多燕鲍翅店已经关门。“现在买这些都要上午来,下午就不营业了”,市场内一名清洁工说。

  放下身段谋出路

  合肥的燕鲍翅店,彼此都很熟悉。互为“竞争对手”的他们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高档菜肴市场萎缩,如何加快转型?

  曾经理的店在刘经理的店对面,记者在这家燕鲍翅店的货架上并没有看到鱼翅。“鱼翅早就处理掉了,现在你能看到一些鱼翅骨什么的,几十上百元很便宜,主要拿来煲汤喝。”曾经理说,他们已经开始转变经营思路,“高档的菜品,我这边都在逐步清理掉,卖一些更大众化的品种”。目前,曾经理已经着手进一批中档价位的干货,还有一些调味料,“这些大家总是有需要的。”

  与曾经理不同,汪经理则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来改善经营,“燕窝这一块,很多老年人很喜欢,销量还不错。”汪经理希望面对大众能薄利多销。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佘林明表示,“目前高档餐饮消费确实下滑明显,我们正在倡导餐饮行业要积极向大众市场转型。”

  佘林明认为,只有从市场原则出发,餐饮行业才会有健康的发展,“市场中普通大众是主体,高端消费只能作为一小部分,过去高端消费普遍占了营业额的大部分,这是很有问题的,是不能持续的,如今出现了这个转型的节点,要回归市场。” (杨俊、刘玉才)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