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办法》近日开始试行。明确了大栅栏琉璃厂历史街区应按照“疏解、修缮、改善”的要求,有序推进人口合理流动,适度降低居住密度,逐步改善留住居民生活环境。同时提高外迁居民住房条件,所需定向安置用房的房源应予以优先保障。
房屋分类保护严禁改变用途
北京青年报记者曾多次对大栅栏琉璃厂进行探访,这里文物资源丰富,不乏国家级文保单位。对于这样的历史地区,该如何进行保护?西城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大栅栏琉璃厂地区的房屋保护修缮将整体保护,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方式进行。
保护内的房屋分为文物类、保护类、改善类、保留类、更新类、整饰类,并建档立册。对不同类别的房屋,采取不同方式保护和修缮,严禁擅自改变房屋使用用途。房屋修缮前,承修单位要与房屋产权人或使用人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修缮后,其日常维护由房屋产权人和使用人负责,严禁私自改动原有修缮和装饰装修。
历史街区内不得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牌匾标识、标语及宣传品,不得擅自架设各种管线,不得破坏历史街区的空间环境和景观。
实施多样化人口疏解政策
由于大栅栏琉璃厂地区长期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并不理想,不少老住户陷入是去是留的困境中。对此,西城区提出,大栅栏琉璃厂历史街区的人口疏解应与文物腾退、房屋解危排险、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采取征收与协商腾退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鼓励居民适度外迁。
据悉,人口疏解采取以定向安置房安置为主,货币补偿、产权置换、承租房屋调换安置、产权入股经营等为补充的方式,实施多样化人口疏解政策,合理调整人口布局。人口疏解所需定向安置用房的房源应当予以优先保障。对腾退或搬迁后的房屋,进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或产业利用,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5年内不抢救老街区将消失
作为北京最大一片历史文保区,大栅栏琉璃厂历史街区东起前门大街(与东城区分界线),西至宣武门外大街,北起前门西大街、宣武门东大街,南至珠市口西大街、骡马市大街,区内的大栅栏、琉璃厂是中外游客必到之处。
但由于历史原因,该地区存在私搭乱建、游商扰客、部分区域业态低端等现象,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风貌极不协调,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形象和声誉。西城区委书记王宁曾表态:“如果5年之内不抢救,这些老街区将消失。”
西城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大栅栏琉璃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的实施将维护该地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