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13年,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奋力进取,进一步巩固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好形势。年关将至,十八大精神是否落实到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惠及各族群众?在中国梦大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小人物”有着怎样的期盼与梦想?近期,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分赴各地,下基层,走一线,倾听各族群众心声。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我的2013”专栏,讲述一年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不久前,记者来到拉萨市团结新村居民格桑次仁的家里,只见院子外停着一辆金杯牌汽车,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摆放着新买的液晶电视,格桑次仁一家正边看电视边吃饭。见到记者,他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一起吃。说起他的小日子,格桑次仁满脸笑容地向记者介绍起屋内各种新买的电子产品:“这是液晶电视,还带3D、网络功能;那是我刚买的苹果牌笔记本电脑,花了好几千呢,俺现在也过上现代化生活了!”
今年34岁的格桑次仁初中毕业后一直靠打零工赚取生活费。由于家里贫穷,无钱修建新房,格桑次仁一家7口人都挤在不足80平米的老房子里。当时,由于他的家里只有一台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图像效果很差,一到晚上,全家人的娱乐方式就是挤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电视。
近年来,随着拉萨经济的快速发展,格桑次仁通过社区居委会的扶持,学习了驾驶技术,很顺利地拿到了A证,并应聘在旅游公司驾驶旅游大巴。通过几年的努力,家里的经济条件明显改善,虽然还没购买新房,但是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早已“下岗”,取而代之的是超大屏的液晶电视。
进入2013年,格桑次仁一家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妻子仓决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在社区开了一家小卖部,小店用三个孩子的名字命名——“米拉旦”商店,每个月收入1000多元;格桑次仁则用积蓄购买了一辆金杯车跑运输,并取得拉萨—日喀则的路线经营权,每个月有1.2万元的现金收入。这一年,格桑次仁将旧房卖掉,又添了20多万元,购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藏式小院。曾经不敢奢望的冰箱、空调、洗衣机都已摆放在家中,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前,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全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才有今天。我的子女是幸运的,他们生长在这个好时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个个都积极上进,茁壮成长,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家庭的希望。我相信,未来,我们的日子一定会更好!”坐在家里的阳台上,品着自己泡的“功夫茶”,格桑次仁满怀希望地说。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四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赋予的“四大件”新的含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再到如今的房子、车子、液晶彩电、三开门大冰箱,琳琅满目的大件家电,见证了拉萨人的幸福生活。(记者 王珊)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