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师两年一考不再终身制 不合格者将不能行医

2013年12月20日 13:54   来源:深圳商报   

  深圳率先在全省启动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行医

  医师两年一考不再终身制

  昨日下午,市卫计委召开深圳市医师定期考核启动会,宣布从今年起对全市31200多名医师实行两年一次的定期考核,“只进不出”的终身制将被打破,转为实行“年检制”,考核不合格、补考不过的医生将不能执业。据悉,深圳也是全省第一个全市统一启动医师定期考核制度的城市,全市医师定期考核相关事务性工作由市卫计委委托市医师协会承担。

  所有医师均需参加考核

  “这个会议标志着这项事关我市医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市卫计委副主任许四虎表示,我国《执业医师法》确定了我国医师管理的三项基本制度,分别是资格准入管理制度、执业注册管理制度和定期考核管理制度。国家卫生部在2007年根据《执业医师法》和相关规定,组织制定了《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

  许四虎表示,凡是依法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深圳市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医师,包括在深圳市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执业证书》的港、澳、台医师均要参加医师定期考核。“取得医师执业证满两年后,就需要参与首次考核。”

  那么医师定期考核考些什么呢?许四虎指出,定期考核有3大项内容,分别是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其中业务水平测评由全国医师协会统一出题。

  业务水平测评的主要包括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工作成绩评定包括在执业过程中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情况。职业道德评定包括遵守职业道德、医德规范、医学伦理道德情况。医德考评结果为职业道德评定的依据。

  我市将组建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

  许四虎表示,医师定期考核是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承担的一项法定工作,也是每位医师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医师定期考核是国际通行的行业管理制度,是建立和完善医师准入与退出机制,促进医师知识更新,提高医师执业水平和执业能力,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我市将组建深圳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由卫生行政部门、市医师协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对医师定期考核机构开展医师定期考核进行指导和管理。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为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市卫计委已将全市医师定期考核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委托市医师协会承担,管理委员会下设的办公室就设在市医师协会。市医师协会会长、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杨卓欣表示,尽管深圳市医师协会于2011年3月才成立,但有信心完成好这项定期考核任务。

  尽管目前深圳医师定期考核具体执行办法尚未出台,但昨日市卫计委邀请了全国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公室主任郝德明对全市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也透露,该委拟委托符合设有100张以上床位的医疗机构;医师人数在50人以上的预防、保健机构;具有健全组织机构的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等承担医师定期考核工作。也就是说,在上述机构工作的医师可在本机构参与定期考核。

  市卫计委要求,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要形成“政府主导、行业管理、机构实施、医师参与”的局面,各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做好医师定期考核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市医师协会负责培训;各考核机构要建立健全医德考评制度和医师行为记录制度。

  不在一线的“口袋”医师可能被淘汰

  记者了解到,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三项中任一项不合格即为考核不合格。

  卫生行政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相关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原考核机构再次进行考核。对再次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再次考核不合格的,由执业注册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行这项重大改革工作的意义还在于淘汰了不在医疗岗位工作的“口袋”医师,这些人虽怀揣执业证书,但可能长期从事行政管理事务,脱离了临床。有了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这两项内容,就会刷掉一批不在一线的医师。

  “这样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医师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医师知识更新,提高医师执业水平和执业能力,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另一方面也能让政府部门更清楚地掌握全市医师的实际人数,更科学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该负责人表示。(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王岭 李冰)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