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多省抢食
今年10月初,一场由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联合主导的沿江调研,让沉寂数十年的长江经济带概念在长江沿线省市备受热捧,一时间相关研讨调研层出不穷。
12月底,联合调研组到贵州多地调研,并与贵州省主要领导会谈,这让人均GDP仅有上海五分之一的贵州,对于长江经济带政策红利期待更为迫切。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伍新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贵州在长江经济带上主要的功能还是作为生态屏障,但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对沿江资源开发还是有潜力的。
值得注意的是,长江经济带上各有优势的重庆、武汉、南京等地都在暗自“较劲”,在各地抢食红利之下,如何通过区域协调联动缓解经济带两端的发展不平衡及化解各省之间盲目竞争成为难题。
贵州的长江谋略
据《贵州日报》报道,12月19日,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和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率领的联合调研组与贵州省主要领导展开会谈。
这场会谈给贵州留下诸多期待。据公开报道显示,联合调研组在会上表示,西部地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大部分区域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对于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调研组在上述会议上表示,贵州经济总量较小,任务很重,国家规划建设长江经济带,必将给贵州发展带来强大的正能量。
借助长江经济带,打破对外开放困局成为贵州一大战略。按照贵州省制定的《贵州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2015年贵州将全面打通北入长江的乌江水运通道,2016年贵州高等级航道将达到700公里以上。届时,贵州“北入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通道将全部打通。
各省抢食政策红利
在中央层面联合调研进行之时,沿江各省亦开始跃跃欲试。9月底开始,各地开始就如何抢抓长江经济带战略机会征询专家意见,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上海、重庆、湖北、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正在加紧编制上报涉及本地的经济开发战略,为国家出台长江经济带规划提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和贵州亦在近期得以增补。据浙江省发改委官网信息显示,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长江经济带建设课题汇报会,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和新增加的浙江、贵州11个省市发改委分管主任参加会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宣晓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这种跨区域规划中,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很关键,而随着经济发展各省竞争越来越大,为地方利益争取政策红利也不难理解。
但宣晓伟也表示,这类区域发展规划如果不在制度安排上有切实措施,很容易造成地方政府忽视实干,盲目寻求红利,出现“跑部进京”甚至权力寻租。
区域协调成掣肘
贵州省长陈敏尔认为,长江经济带是新的经济带,应重点研究经济带上东中西部各省市跨区域合作,体现差别化发展,区域化合作。贵州期待通过长江经济带的合作为自身带来发展机遇。
但对于长江经济带上发展水平不一的各省市来说,跨区联动乃至合作互补是一个难题。2005年,长江沿线七省二市就曾在交通部牵头下签订了《长江经济带合作协议》,但并未产生很大效果。对此有分析认为,长江流域经济实际上一直被割裂。
11月初,一场主题为长江经济支撑带合作的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据媒体报道,该论坛通过了多位学者发起的《长江经济支撑带合作倡议》。该倡议建议,沿江省市应抓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区域合作工作推进新机制,共同编制流域发展规划。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志迎亦公开指出,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如何解决区域间竞争和合作的矛盾,而刘志迎认为,创新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伍新木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家在历史上曾多次做过沿江调研,但一直以来长江经济带并无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
“沿江各省都想做重点、优先,但不可能都是重点。”伍新木表示,虽然这可以理解,但各省产业布局不合理和同质化竞争已经造成一定的产能过剩。此外,沿江省区诸多社会、生态发展问题亦需要协调机制。
“目前来看,国家还没有明确的相关顶层设计。”对于长江区域协调,伍新木表示,在经济社会及生态保护上,长江水利委员会在上世纪50年代曾被赋予相关协调职能,但后来慢慢弱化,目前仅存水利方面职能。
“长江经济带需要一个协调机构。”伍新木建议,长江经济带可以在生态发展上强化长江水利委员会职能,而在产业布局、发展竞争和社会问题协调上需要专门成立协调机构或者赋予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等相关部门职能。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