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幼儿园里一位哭泣的小朋友,12月23日,学生到校后发现停电、没有了暖气。
一年级一位小朋友冻伤的小手,12月26日上午10时左右,当地已向经纬学校恢复供电,并承诺供电到本学期结束。
课间休息,学生们在晒阳光。
火炉烧的热水既可以喝又能取暖。
因拆迁,经纬学校周围一片荒凉。
2013年12月26日,北京遭遇入冬以来最低温,寒风刺骨。对于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芦家村经纬打工子弟学校的师生来说这几天格外冷,因为拆迁,他们学校已经断电三天,停电导致学校无法供暖和照明,700多名师生只能借助阳光在冰冷的教室上课。
经纬打工子弟学校所在的芦家村位于北京北五环外城乡接合部,当地村民700多人,但外来人口已经超过1万人。2003年学校创办以来,学生从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700多人,涵盖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基本满足了当地外来打工子女的上学问题。从2011年开始,芦家村被列为北京市50个市级整治督办重点村,进行“城中村”改造,该村开始陆续拆迁。2013年12月2日,芦家村向住户和租户下发最后拆迁公告,限其20天内腾退迁移,否则到期将断水断电。2013年12月23日,学生到校后发现停电、没有了暖气,3天下来,已经有61名学生请假。
2013年12月25日晚,经纬学校校长李俊山连夜买来发电机,向部分教室供电供暖,此事经媒体报道后,12月26日上午10时左右,当地已向经纬学校恢复供电,并承诺供电到本学期结束。
对于拆迁一事,当事双方各有苦衷,经纬学校校长李俊山说他们有民办教育资质,和房东签的合同要到2017年,“忽然让我们搬走,搬到哪去啊,700多名学生怎么办?”芦家村党支部副书记高才茂说:“我们也是在执行上级的拆迁政策,芦家村等的打工子弟学校肯定会被拆迁。”至于下一步如何安置学生,高才茂说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北京市外来打工者子女有几十万,政府也设立了专项经费予以专项补助,但公立学校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这样庞大的群体,使打工子弟学校应运而生,学校一般都处于城乡接合部。随着城市化改造加剧,一些打工子弟学校不得不面临搬迁,经费捉襟见肘,让他们无钱可搬,只能解散,学生要么分流到其他学校,要么返回老家上学。
2013年12月26日上午,北京市教委和昌平区教委工作人员已经前往该校了解情况,商讨学生安置问题。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