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生命之乡——玉树精神家园重建纪实

2014年01月03日 07:07   来源:青海日报   

  漫步结古核心商业区,一家家民族商铺正在开张,一条条藏式商业街正在开街。鼓乐震天,歌舞如潮。当你置身其中,你就能真正体味到什么叫由悲壮走向豪迈!

  今日结古,街面气派的墙壁上,寓意民族团结的“四瑞和谐”图,惟妙惟肖,端庄大气。象征幸福安康、健康长寿的“六长寿”图,栩栩如生,工艺精致。屋檐上的玻璃尕层、藏式龙雕、金巴扎雕、柱头刻雕,仿佛置身于一座藏族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

  3年灾后重建,不仅在物质家园的重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这一伟大的进程中,精神家园的重建犹如无垠草原“叶叶相扶,根根相连”汇成壮阔的时代画卷。

  让历史告诉未来。

  雪域的天空在吟唱:“在那里获得新生的,必将是我们永恒的生命之乡! ”

  (1)

  从格萨尔广场向南侧眺望,看见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的玉树州博物馆。作为玉树州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纪念玉树历史文化的“浓缩”地。

  该项目位于玉树州结古镇核心区,民主路、红卫路和胜利路交叉口,规划用地面积16077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陈展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在施工工地上,中国铁建二十一局第二项目部现场施工队长陶小平说,自2011年9月开工以来主体工程及室外装饰全部完工,目前正处于室内的装修中。

  在门口的展板上,博物馆馆长尼玛江才指着效果图说,在设计上,严格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要求,明确设计建设要真正体现“民族特色、地域风貌、时代特征”。并注重其建筑本体的庄重和民族文化特征,充分体现康巴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高32米、直径达26米的转经桶成为整个博物馆的点睛之笔。

  结古镇是素有名山之宗、江河之源、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的玉树州府所在地。藏语意为“货物集散的地方”,在中华历史上,川西雅州每年要发出9万驮茶叶至结古,然后由结古发5万驮至西藏拉萨,4万驮在青海省南部各蒙藏族聚居地区销售,所以这里古来就是青、川、藏三地的重要贸易集散地和交通枢纽。美丽富饶的康巴草原,独特严酷的生存环境、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造就了这片高原藏族人们灿烂而神秘的传统文化。

  远远望去,与玉树州博物馆遥相呼应的是康巴艺术中心,既像悉尼歌剧院,又像一支展翅高飞的雄鹰,更像一个飞舞长袖的康巴汉子。正在建设中的康巴艺术中心占地0.9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项目结合藏式风貌,重点通过空间组合、建筑体量的变化、装饰以及色彩的搭配,充分体现藏族文化的精髓。项目包括剧场、剧团、文化馆、图书馆等功能区,整个设计与唐蕃古道商业街连成一片。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

  夕阳西下,当我们穿越结古镇机械轰鸣和隆隆作响的重建工地,乘车从尘土飞扬的镇区向禅古寺进发,来到离结古镇25公里处的贝纳沟大峡谷,顿时让人感觉到一种难得的清新与幽静。

  具有750多年历史的禅古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在玉树最大的寺院,在地震中受损最严重。寺中保存着大量文物,其中有3000多座佛像、十几万册经书。在地震中,禅古寺遭受重创,主殿被毁,僧房被夷为平地。

  如今,走进分给嘎松巴丁的新建僧舍,铺着地毯的客厅里安放着一台炉子和西式的沙发、茶几。一台液晶电视是他的两个兄弟送给他乔迁新居的礼物。卧室里安放着藏床、书架、佛龛和木几。"外面是用来会客、吃饭的,学习、念经、打坐都在卧室里进行。"他说。

  党中央、国务院专门拨出巨资用于玉树寺院重建和文物修复,寺院和文物修复工作被列入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经过8次修改、征求了国内外多名顶尖专家的意见后,《禅古寺地震遗址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通过评审并开工建设。

  "国家仅为禅古寺遗址保护和建设就投入了4240万元,把这里建成一个集参观、教育、科普、体验和缅怀遇难者等功能为一体的地震遗址公园。"禅古寺住持洛卓尼玛仁波切说。

  据了解,玉树州共有238座寺院,地震共造成93座寺院受灾。目前,国家投入资金9、9亿元,93座寺院修复工程已基本完工,僧舍入住率达到100%。

  (2)

  从结古镇驱车7公里来到新寨嘉那玛尼堆旁,看见玛尼堆旁转经的人群川流不息。

  一同前行的玉树州旅游局副局长拉毛措说,玉树灾后当地群众在修复过程中,又把附近很多废弃的玛尼石垒在上面,比原先庞大了不少,现在应该已经超出了这里有25亿块玛尼石的说法,可以真正堪称"世间第一大玛尼石城"。

  3年前的地震中,这座举世闻名的玛尼堆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坍塌,8座吉祥白塔中有3座完全损毁。震后,省文物部门立即进行了紧急的清理抢修。目前,这个世界最大的玛尼石堆已被全部修复。

  新寨嘉那玛尼堆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据省文物局统计,在地震中,玉树重灾区不可移动的文物100%受损。地震发生后,青海省文化部门快速开展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紧急支护排险工作,向藏娘佛塔、桑周寺等文物单位紧急拨付了抢救经费,为宗教活动的尽快恢复创造了条件。

  玉树拥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重建过程中,为了修复这些文物,青海省成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工程领导小组,聘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等国内一流的团队,为玉树震后文物修复进行全面规划。

  据青海省文物局负责人介绍,在整个重建中,用于震区新寨嘉那玛尼堆、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藏娘佛塔及桑周寺、格萨尔三十大将军灵塔及达那寺等各类藏族传统文物的修复、保护费用,达到5亿元。这些费用将严格按照正在编制的《玉树灾后文化遗产恢复抢救保护规划》拨付实施。根据规划,玉树所有文物单位,均按一级标准重建。

  坐落在结古镇扎西科的东仓大藏经珍藏馆,是玉树地震后完工的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

  传说东仓家族的先祖是藏族传奇英雄格萨尔王手下30员大将之一的"东·白日尼玛江才",由其收藏的《大藏经》,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用金、银和朱砂等材料书写而成,其家族还收藏着格萨尔王的马鞭等珍贵遗物。玉树地震中,东仓家族65岁的男主人次仁文青及他的一名女儿遇难,他们居住并收藏《大藏经》的土木房子坍塌,经书被埋,救援人员历时4天才将《大藏经》全部抢救出来。

  震后,青海省对珍藏馆进行了修复建设,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还拨款50万元对珍藏馆进行维修加固。目前,千年大藏经已经重新搬入占地456平方米、藏式风格的珍藏馆内妥善保护。在进行文物保护的同时,青海省还下达玉树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资金1068万元,用于保护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的安冲藏刀、藏族黑陶等玉树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保护之列。

  玉树州文化局局长昂文格来说,若将拨给玉树受灾各县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活动室"三馆"建设的文化设施重建资金包括在内,政府下拨玉树的文化重建的全部资金将超过20亿元。在文化修缮与文物修复保护方面下如此大手笔,在玉树尚属首次。

  据悉,今后玉树将计划投资1.5亿元,实施以玉树州康巴风情园为产业载体的包括民族歌舞展示、玉树民俗展示、民间工艺研发展示、民族非遗艺术培训、特色娱乐体育竞技等为内容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力争培育3-5个年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品牌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形成文化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经济促进民族文化创新的良性循环。

  …… ……

  尊重藏民族群众的文化感情和文化价值取向,有效传承和全力保护藏族文化,这是玉树精神文化重建的重要理念--无论玉树县城,还是县城周边的村落,其重建都秉持着这个原则。尤其以文化抚慰心灵、安定人心;以文化疏导心理,塑造信心;以文化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3年灾后重建,不仅在物质家园的重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这一伟大的进程中,精神家园的重建犹如无垠草原“叶叶相扶,根根相连”汇成壮阔的时代画卷。

  让历史告诉未来。

  雪域的天空在吟唱:“在那里获得新生的,必将是我们永恒的生命之乡! ” (作者:杨 华)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