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青岛等二线城市纷纷拟调整基准地价,相较此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尽管如此,业内人士分析,此举只会相对影响开发商的拿地成本,其拿地节奏基本不会改变。2014年的土地市场总体上来看,会加大土地供应,但难缓短期内供应量偏少的局面,届时品牌房企在二线城市的“激战”在所难免。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向新华网记者分析,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呈现了区域递进的演进机制。一线城市的发展逐渐饱和、成本上升,市场资源将因此导入二线城市。同时,作为新型城镇化最大战场的二线城市,其开发需要房企的介入,尤其是能充当城市运营商角色的房企。
供应面将迎全方位扩张
CRIC研究中心通过对典型城市商品住宅的分析表明,二线城市在2014年的的供应面将迎来全方位扩张。报告显示,八成城市新增住宅供应将同比上升,其中宁波、南京、成都三市同比增幅超20%,涨幅最高的宁波更是达到了48%。
数据同时显示,2013年的前11个月,天津、重庆、长沙、成都、贵阳、合肥、南京、青岛、沈阳、苏州、武汉等二线城市供应面积合计达129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其中除天津、武汉供应量同比分别下跌22%、1%外,其他多数皆呈增长态势。
由此来看,2014年的二线城市的供应量将延续2013年火爆场面。克而瑞信息集团研究中心分析师杨晨青认为,“在本轮调控后,很多房企一度看好并转战二三线城市,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二三线城市土地供应开始释放,这些转变成实际供应后,今年下半年开始陆陆续续进入市场,因此2014年二三线的供应量会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世联地产分析认为,由于2011年新开工面积拐点已经出现,从2013年开始国内房地产销售面积已正式进入高位平台期,2014年房地产市场或面临总体供应增加且需求下滑。但城市资源集约程度的不断提升为一二线城市吸引来新增人口,确保了一二线城市的刚性需求。
“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呈现了区域递进的演进机制。一线城市的发展逐渐饱和、成本上升,市场资源将因此导入二线城市。包括企业研发部门、产品制造部门等,开始迁出二线城市,转向一线城市。同时一些人力资源也开始逃离‘北上广’,转向二线城市。资源的流动,代表了城市竞争力与潜力的变化。房企显然嗅出了这种变化。”严跃进告诉记者。
“激战”二线城市在所难免
从目前市场形势来看,一线城市无论是房价和地价的上涨,都已过分透支。随着地价和资金成本的高企,房企的利润空间愈受考验。市场认为,2014年,二线城市将比一线城市具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一些品牌房企提出不放弃任何一个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布局,力争在每一个核心城市的市场份额做到前三,甚至第一。因此,对于品牌房企来讲,不会放过拿地布局核心城市的好时机,2014年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有可能还会引来品牌房企对于优质地块的争夺战,“地王”现象有可能不可避免。
二线城市多为省会城市。从省份的经济总量看,绝大多数要超过一线城市。同时省会城市往往占据了最大比例的省域资源。从这个角度看,二线城市的发展空间甚至要大于一线城市。
在市场调整不断深化的2013年,各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发生分化,与三四线城市出现消化动力不足相比,一、二线城市首置和首改的刚性需求进一步释放,楼市供需两旺,成为多数房地产企业回归和深耕的战略要地。
严跃进称,二线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最大战场。二线城市城郊开发需要房企介入,尤其是城市运营商角色的房企。从目前诸多二线城市的政府表态看,做大做强城市,打造国际化都市的口号很多。这种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势必要求鼓励房企的介入。房企也看到了这种政策需求。
土地市场将再度火热
克尔瑞数据称,2013年有多达10个二线城市成交破千万平方米,天津、重庆、长沙、成都、合肥、青岛、沈阳、武汉、南京、西安。其中,天津、重庆、成都和南京等8个城市在2013年市场成交金额超过1000亿元,颇有赶超一线城市之势,其他城市成交额多在800亿元左右。
张宏伟分析,此轮一二线城市调控政策当中大多数城市提及要继续加大住房用地供应,甚至有的城市明确提出2014年全市住宅用地计划供应量为2013年计划供应量的120%,力争130%。因为一二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总体供地量偏少,2014年一二线城市供地量的增加,这等于是说各地正在向市场“扔肉”。
近日,郑州、青岛等二线城市纷纷拟调整基准地价,相较此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尽管如此,业内人士分析,此举只会相对影响开发商的拿地成本,其拿地节奏基本不会改变。
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在其最新出炉的年度总结报告中指出,2013年,一线的地价涨势过猛,开发商招拍挂拿地的利润将会很低。恐怕二线城市将主导中国房地产2014年的走势。二线城市,尤其是以省会城市为主导的情况将开始出现。
张宏伟认为,品牌房企的布局策略一般是中长期性的,不是短期性的,不会因为短期内地方政府的“阶段性”的收紧措施而改变。总的来讲,由于一二线城市具有比较好的市场成长空间,品牌房企在这个阶段不会放弃一二线城市这些核心城市的布局,反而有可能趁机在一二线城市加码拿地,谋求市场深耕与逆势扩张的机会。(记者 张金凤)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