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推广"电子牛栏"破解农村耕牛被盗难题

2014年01月06日 14:20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耕牛是农家之宝。但近年来,南宁乃至广西的耕牛盗窃案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耕牛被盗问题颇为严峻。

  2013年4月27日,南宁市上林县公安机关捣毁一个盗牛团伙, 该团伙成员交代,他们在南宁市各区、县以及贵港市、河池市、柳城县等地盗窃耕牛近百头作案近百起。

  南宁市邕宁辖区蒲庙镇、那楼镇、新江镇连续发生多起耕牛被盗案,仅去年9月、10月两个月就发案9起,被盗耕牛11头。

  据不完全统计, 2010年至2013年,南宁市共发生耕牛被盗案3977起,被盗耕牛4000余头,价值近4000万元。仅2012年南宁市就发生耕牛盗窃案864起,价值约900万元。

  在农村,一头耕牛相当于一家的命根子。由于近年来牛肉价格飞涨,一些不法分子见有利可图,便利用农民安全防范漏洞,潜入农村,盗窃耕牛,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也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影响了群众安全感。

  如何加强农村地区的治安防范,破解农村耕牛被盗难题?南宁市各级综治部门进行了积极地探索。调查发现,农村耕牛被盗的重要原因是村民的防范意识不强、物防技防欠缺,绝大多数耕牛拴在村旁树上过夜或者关在偏避的牛栏中,无人看管,让偷牛贼有机可乘。

  为有效解决农村耕牛被盗问题,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南宁市综治办在江南区江西镇那廊村茯坛坡屯试点“电子牛栏”建设,积极推进技防设施向农村基层延伸。

  茯坛坡是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那廊村一个自然屯,以种植水稻、甘蔗、香蕉等为经济来源,田间耕作主要依靠耕牛为主,现有耕牛28头。在南宁市和江南区综治办的指导下,村民利用村闲置集体土地自筹自建统一牛栏,实行人畜分离,既美化了乡村,又方便管理。

  在耕牛集中圈养场所及进出村主要路口,村民们安装了高清摄像头,牛栏围墙安装红外线报警系统,只要门禁被非法打开或者围墙红外线监控被阻断,自动报警并把信息发送到治安联防队员手机上,形成完整的视频监控和安全防范网。同时,村里还建立了治安联防组织,根据村民居住情况,组织村干部和治保积极分子组成三个治安联防小队,分别负责对进出村路口进行监控,形成统一报警、自我防范、群防群治的整体。

  据介绍,茯坛坡安装视频网络系统、集中建设牛栏等,总投资14万余元。主要采取“市里下拨一点、县区配套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解决,南宁市综治办补贴试点经费3万元,江南区财政拨款4万元,江西镇政府支持1万元,村民自筹3万元,在外工作的同志及其他集资3万元,从而有力保障了建设的资金。

  自从茯坛坡的“电子牛栏”建成后,盗牛贼便望而却步,未敢越雷池半步!2013年12月中旬的一天凌晨,与茯坛坡一路之隔的巷勒坡发生了一起盗窃耕牛案,该坡村民分散存放的耕牛被盗了5头,而茯坛坡“电子牛栏”里的耕牛安然无恙。

  对此,蒙受损失的巷勒坡村民对未及时建起“电子牛栏”万分懊悔,而茯坛坡村民则心感万幸。村民莫永林对记者说:“只要牛栏一有风吹草动,我们的手机以及村里警报器就会发出警报,盗牛贼就会闻风而逃!”

  为把农村耕牛防盗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南宁市综治办在该市武鸣县英俊村岜旺屯推出的另一种耕牛防盗模式是“10户联防+集中圈养”。该屯按就近居住的原则村民每10户组成一个联防群体,每家每户都安装一套既有接收又有发送功能的无线报警装置。一家发生警情时,按紧急求助按钮,其他9户主机以及镇派出所报警中心警报同时响应,并显示报警户编号,为村民组织开展相互救助和派出所出警提供准确情报。同时,村民自筹资金建设耕牛、生猪集中圈养棚,安装电子视频监控探头以及无线报警系统。牛栏、农机具房被不法分子入侵,电子报警终端发出警报声,派出所报警中心及村民报警以后,按照地形和预定方案围追堵截不法分子,为派出所赶赴现场处置赢得时间。

  如今,村民们每天晚上睡觉前把报警器电源接好,看到指示灯亮着就可以安心睡觉,再不用担惊受怕了。

  在江南区和武鸣县取得经验后,南宁市逐步推广“电子牛栏”和“10户联防+集中圈养”模式,有效破解农村耕牛防盗这一难题,耕牛被盗案发数开始止升回降。

  南宁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向记者透露,2014年该市将把“电子牛栏”的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分别采取市、县(区)补助、村组自筹、社会支持等形式来筹集资金,全市拟投入1000万元扶持新建“电子牛栏”400个,基本实现12县(区)农村全覆盖。

(责任编辑:彭博)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