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自贸区有望再增添一份“负面清单”。1月24日获悉,上海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信用平台”)今年全面开通后,将率先与上海自贸区对接,发布记录企业与经营者信用污点的报告。相关人士表示,信用“负面清单”将成为自贸区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支撑。
在1月24日举行的相关记者会上,市经信委主任李耀新表示,自贸区要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模式,就必须放开前置审批环节,加强事中、事后的管理。为此,借助于社会信用体系,提高违约失信的成本,有助于形成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模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耀新同时表示,要让失信者受到足够的惩戒,目前的法律还需要进行适当修订。而在上海自贸区,由于一系列法律法规被调整或暂停实施,因此自贸区也是探索信用体系创新的最佳试验平台之一。
据介绍,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于今年元旦试开通。平台的价值在于打破“信息孤岛”,将原本分散在各部门的信用信息——包括个人是否拖欠过公用事业费,企业是否偷税漏税或使用地沟油等——整合在一起,从而能更全面地展现企业、个人的信用状况。
根据这些信息,政府才能对不同企业和个人按不同标准进行日常监管,分配公共资源;同时,各类市场主体也能获得交易对手的信用报告和预警。
据悉,上海信用平台已归集了来自50多个委办局、司法机关和公用事业单位的信用信息,涉及事项超过1100项,总数据量超过2.2亿条。李耀新预计,今年4月,上海信用平台有望正式开通,从而全面向社会开放。届时,它将首先与自贸区对接,通过信用“负面清单”支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制度创新。
“信用信息的应用,最适合解决那些传统模式下最难管、管不好的问题。”李耀新表示,目前长宁、青浦等正在探索靠信用手段突破群租、违建等社会管理难点,取得了积极经验。信用平台正式开通后,上海还将引导其他区县和政府部门使用信用信息。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