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日起,患者到我省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在入院24小时内就会得到医院提供的《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医方不收“红包”,患者不送“红包”,通过医患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齐向“红包”说“不”。
《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记者从安徽省卫生厅获悉,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给出“参考文本”。协议书分为两部分,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医方签署一栏中,做出“廉洁行医,不接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红包’、贵重礼品”等三项承诺;而在患者签署一栏里,则有“积极配合诊疗活动”、“尊重医务人员”、“不向医务人员送‘红包’、贵重礼品”等承诺。这份协议书,将分别由医院法定代表人、主管医师和患者或患者代表签字(签章)。在协议书最下方,还标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电话”。
省卫生厅表示,我省省直医疗机构的投诉电话标为0551—62998138;其他医疗机构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中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电话将由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业内人士】
杜绝红包需解决医疗供给不足
“红包”本身就是暗箱操作,书面上签协议未必能真正起到遏止作用。在对普通市民的随机采访中,更多的市民对这一新规持怀疑态度,担心协议会变成“走形式”。合肥市民陈先生说:“总觉得送了会更保险一点。 ”据安徽省儿童医院院长金玉莲介绍,医生不收红包,有些病人反而“不放心”。如果医患双方入院时就先签署协议书,患者就会明白,不需要用红包来“买放心”。
“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如果不建立起来,看病难的现状没有缓解的情况下,仅靠一纸协议,估计还是难以打消患者的疑虑。 ”业内人士认为,此外,如果病人找不到好的医生,或者做一个手术要等很久,送红包便成了解决稀缺资源的手段。杜绝红包,从更深层次来看,需要解决医疗供给不足的问题。(记者 郑慧)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