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服务型政府建设破冰之旅:政府改革正在"换挡提速"

2014年02月21日 11:23   来源:安徽日报   

  “省级服务类政府采购规模达8.8亿元,约占政府采购总额的20%。 ”把过去紧攥在手中的权力交给社会组织,2013年,“政府购买服务”的精彩步伐,拓印出安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闪光亮点。

  深化改革难,政府向自身“开刀”更难!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优化再造流程、精简政府机构、掀起“效能风暴”……安徽政府自身建设的每一个足迹,都在朝着同一个目标逼近——逐渐厘清角色定位,政府管住、管好该管的事,全力为市场和社会做好服务。

  改革再出发。2014年,在重要领域、在关键环节,我省“服务型政府”建设将激流勇进!

  精简审批事项自我削权,推行“负面清单”非禁即入。办一家企业,跑十几个部门、盖几十个公章,严重束缚发展活力——

  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数说:2013年1月6日,省政府宣布,取消、调整387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省级审批事项从707项减少到320项;2014年1月8日,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再减41项。

  3年前,连锁零售巨头大润发公司首次进入安徽县级城市,决定在广德县设立超市,拟定当年12月初正式开业,以抢夺“两节”销售旺季。

  难题接踵而至。申领营业执照涉及工商、环保、卫生、药监等14个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由于是台资企业,不少事项须从县、市到省,层层审批,大费周章。最终,投资方不得不变通,以旗下另一家中资企业分公司名义注册。

  比大润发更早,比大润发遭遇更差,一件件令企业烦恼、让群众埋怨的事,倒逼着政府自身改革加快步伐。

  自2000年至2011年,10余年间,安徽先后分10批取消、调整和下放大批行政审批事项。

  改变让群众高兴,但改革不会一蹴而就,问题不会一夜消失。审批事项仍然过多、已取消或调整的项目未完全落实,问题仍在,困扰仍在。

  大规模削减审批权,无疑将触动部门利益。 “有审批权的处室,原来为批文登门的人排队,审批项目一减,来的人立刻就少了。 ”省物价局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首席代表赵华坦言。

  推脱塞责、不愿放权,须出重拳。 2012年下半年,安徽启动十余年来范围最广、审查最严、力度最大的一次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将原有审批事项减少一半以上。

  “过去很多事项审批权在省里,但省级主管部门对地方情况并不了解,无法通过审批实现监管,反而徒增门槛。 ”广德县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新欣喜的是,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广德实行,大润发遇到的不少省级审批事项,都下放到了县里。

  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是多年来伴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痼疾。创新方法,我省首次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法专家等组成专家组,对保留、清理项目进行审核。

  2013年1月6日,省政府宣布,省直45家单位原实施的707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调整387项,仅保留320项,省级审批事项“减半”。

  2014年1月8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继续精简和调整审批项目,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再减少41项。

  “过去办个KTV,要把省市县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跑遍。现在省去不少麻烦。 ”一家合资娱乐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此次清理,省文化厅将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娱乐场所设立和变更审批,下放到地级市文化主管部门。

  清理接受监督,权责必须公开。在将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过半的同时,通过新闻发布会、省政府网站等平台,详细公布所有保留、取消、调整事项。

  改革再出发。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一律退出。

  201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社会活力的“加法”。

  新年伊始,合肥市政府透露,今年起将积极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这种‘非禁即入’管理思维,就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方向。 ”省政务服务中心业务一处副处长康殿华说,政府“转身”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负面清单”之外的事项,均由市场主体依法自行决定。

  流程再造缩减审批环节,阳光运行遏制暗箱操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仅是自我削减权力,还要规范权力运行——

  审批事项由多部门分散办理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 “一站式”办理

  数说:省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审批流程再造,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缩短47%,审批事项即办率达90%以上、按时办结率达100%。

  一个小小的办证照相业务,协商4年才被“请进”政务服务中心。

  2001年,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时,车管所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立窗口,但办事流程中的照相环节仍留在原单位,群众办证还要从政务中心跑到车管所原单位照相,很不方便,引起群众不满。为了这项小业务,服务中心与车管所多次协商,历经4年,才把这项业务迁入服务中心大厅。

  为什么这么难?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朱智青直言,“因为进大厅后照相收费要下调。 ”

  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建立政务服务中心这项改革,一直在触及权力、触及利益中突破阻力,艰难行走。

  2000年5月,芜湖市成立全省第一家政务服务中心,将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服务中心办理。这也是全国地级市中最早的一批政务服务中心。

  当年,许敬梅怀揣着打工挣来的十多万块钱,从江西来到“江城”创业,开办客享来牛排馆。

  “在其他地方要一二个月才能办下来,芜湖政务服务中心只用几天就帮我办好了所有手续。我人生地不熟,完全没想到办事这么方便。”顺利踏出第一步,许敬梅对在芜湖发展信心大增。如今,客享来已从当年的小门店,发展成芜湖知名的西餐馆。

  地方自发点燃的创新之火,自下而上推动着省级层面的改革。 2001年12月7日,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这是全国第三家省级政务服务中心。当年,全省16个市和一半以上的县成立服务中心。

  改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无论省级还是市、县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之初大都遇到过相同尴尬:一些部门设在中心的窗口并无审批权限,受理申请材料后,还带回原部门,交业务处室审批。更隐蔽的做法是把“含金量”高的项目留在机关,一般项目甚至常年少人问津的项目放到中心。

  “窗口就像收发室、挂号室,只挂号,不看病。 ”曾有省领导严词批评这种怪象。本来希望打造“一站式”服务,结果被群众戏称为“多一站式”服务。

  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需要对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做“伤筋动骨”的变革,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由此推开:部门行政审批权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该机构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人员和事项进驻中心到位、向窗口授权到位。

  2008年7月,广德县实施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县直部门,全部设立行政服务科并整建制进入服务中心办理审批事项,部门负责人不再签字审批。由于窗口有了拍板权,当年9月,广德县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即办件数量由40项增加到73项,全部办件平均时限由法定的21.25个工作日缩短到9.91个工作日。当年底,服务中心在全县政风行风评议中由第四名上升到第一名,并将“头把交椅”保持至今。

  在省级,2008年,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从住建厅、林业厅、地税局等5部门首先试点,其后陆续扩大范围。目前,36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省政府部门全部完成改革。

  2013年,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缩短47%,即办率达90%以上,按时办结率达到100%。

  “即便在以速度著称的万达集团所有城市综合体项目中,这个项目也堪称样板,这得益于芜湖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芜湖万达开发设计部经理徐发友说。 2011年初,万达集团到芜湖投资,仅用46天办完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许可的各项手续,项目从拿地到开业,前后不过8个多月,在过去至少需要一年多时间。

  “服务中心大幅提升办事效率,关键在于集中办理、一站审批,规范流程、公开透明。 ”广德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王斌说。

  改革再出发。网上审批等新技术的引入,让审批服务更加快速方便。

  西飞国际是国内特大型航空工业企业,为波音公司生产飞机尾翼。产品从西安出发,途经数省出海。尾翼运输前要办理超限运输许可证,有的省需挨个市县办证,或到省会办理,快则十几天,慢则一个月。在安徽,任一市县路政管理部门或高速入口处,均可就近申请,申请材料网上传输到省有关部门,远程审批、异地打印,安徽全境的超限许可证几个小时便可办好。

  “我省将加快以统一电子政务平台为载体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政务服务业务系统与电子监察三级联动,建设各级网上办事大厅,推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网络互联互通、业务协同、电子监察。 ”省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军充满信心地说,将来,到服务大厅办事的人越来越少,轻点鼠标在网上办理审批事项的人会越来越多,网络化将大大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