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浙江温岭的“1·14”火灾致16人遇难引发各界关注,此后,当地众多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企业被关停。21日,记者了解到,在“中国鞋业名城”温岭,制鞋业约80%以上为小作坊。整治同时,火灾也倒逼政府加快“腾笼换鸟”进程,推进产业架构的优化升级。
1月14日下午2点52分,温岭市城北街道杨家渭村台州大东鞋厂发生火灾,造成16人死亡。
火灾后,当地展开了消防安全大整治行动,重点针对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家庭式作坊、有安全隐患的居住出租房和公复场所。
记者了解到,温岭是浙江的制造业大市,鞋业尤为发达,温岭也被誉为“中国鞋类出口基地”、“中国鞋业名城”。但20年来,制鞋业仍未摆脱“低、小、散”的格局,约80%以上是小作坊。
温岭市经信局党委委员赵健宁说,这些作坊式鞋企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恶性竞争、品牌低端、人才短缺、安全隐患等问题,并滋生环境、劳资、社会管理等一系列矛盾。“由于鞋业门槛比较低,一家一户几台机器就可以开张,导致该行业一直在低小散的业态中徘徊,违法建筑不断增加。”
1月14日的火灾发生后,温岭痛定思痛,像人口普查般开展了对违法建筑的排查,彻查安全隐患;特别是对违法用地上的违法建筑,坚决予以拆除。一边督促关停企业进行整改,一边抓紧出台消防安全整治标准。
“这次安全隐患大整治,是温岭自身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难关。”温岭市相关领导说,必须痛下决心,摆脱对粗放型增长的依赖,主动推进产业架构的优化升级。
“‘腾笼换鸟’的阻力相当巨大,但是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十分有限。”上述领导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引进优质工业项目,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据悉,所谓“腾笼换鸟”,指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举措,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转移出去,引进先进生产力,以促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在温岭泽国牧东区块牧东村,一片1.69万平方米的鞋业小作坊已被夷为平地。
该村村委会主任应奇志说,这些都是违法建筑,自己家的厂房也在其中,而且他是带头拆除的。这个区块已被重新规划,建设4层标准厂房,企业主之间也将实行股份合作,打破原来的“低、小、散”模式。
此外,鞋企负责人纷纷提出,要通过自动化设备的更新,达到“机器换人”,减少人力提高产量,希望政府在这些方面能给予更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而除了硬件设施上需要整改外,他们也将重视消防知识的宣传,提高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记者了解到,大整治后,温岭已有696家企业完成整改可以开工,335家已经恢复了生产。
与此同时,各地也加快了企业复工进度,缩短报批、审批、验收的时间。如横峰街道等地将鞋企开工的办理点下设到每个村,加快流程和办理的进度。(完)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