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南京浦口东门老城改造 市民担心老建筑受损

2014年03月05日 09:19   来源:现代快报   

老街上还有一段明城墙遗址

  网友“学大汉武立国9999”前天在微博上晒了几张浦口东门的照片,并写道:“浦口东门部分老街正在拆除,感觉个别老宅应当保护或保存其构件。”当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东门,这里确实正在拆迁,不过明城墙遗址段以及一些老宅都没“动”。浦口泰山街道的工作人员表示,东门片区正在进行老城改造,“大家可以放心,区级以上文保单位肯定不会动。”著名作家薛冰表示,除了文保建筑不能动以外,院落和街巷也应尽量保持原来的格局。

  浦口东门曾是繁华地

  发微博的胡先生40多岁,曾在浦口生活过。“前两天,朋友告诉我老东门正在拆迁,叫我赶紧去看看。”胡先生就带着相机走访老街巷去了。据了解,东门是南京建制最完整、面积最大、历史传承最为明晰、保存古建筑最多、历史遗迹最丰富的古镇,隐藏着6处市、区级文物。

  据记载,明清时期,东门地区作为南北要冲、东西通道,是漕运集散地、水陆码头,聚集了许多南来北往的商贾、船、骡马、粮食、布匹和物资。那时的东门,商业贸易十分发达,1000多米长的左所大街两边,各种商店鳞次栉比,有各种商行、货栈、钱庄、酒楼等400余家。然而,经过百年岁月的侵蚀,东门已由过去的繁华小镇演变成破败的城市棚户区。

  城墙遗址和老宅子都没“动”

  3月3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泰山庙旁边的东门老街。街上有不少商铺,挺热闹,但有很多老房屋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穿过一个菜场,记者就看到了胡先生拍摄的“拆迁现场”。71岁的李奶奶说,去年12月初就开始拆迁了,“我家现在还没拆,在后面,不过马上就拆了。”

  记者注意到,街上大部分住宅都在拆迁,而有一处看上去很有年代感的老宅子完整地保留着,并没有要拆除的迹象。周围居民说,这个宅子有100多年历史了。

  这栋老宅附近,还有一段20米的明城墙遗址,城墙前竖着“浦口明城墙遗址”的石碑,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3月20日公布的。“这段城墙也不会拆,这些老建筑都不会拆。”有居民说。

  街道回应 文保建筑不会动

  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泰山街道了解情况,宣传办一位负责人表示,东门片区目前正在进行提档升级改造,“通过3-5年的努力,将东门打造成具有泰山特色、充满开放活力的滨河亲水的历史文化特色街区。”

  记者了解到,明城墙、魏宝源粮行、东门染坊、杨广生故居、六角井、吴武壮公祠6处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东门左所大街。

  这位负责人很肯定地表示,“片区里的文保单位,绝对不会动。”

  专家建议 要“保存”街巷格局

  南京著名作家薛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东门老街是浦口最老的一条街,“类似于门东、门西。”薛冰说,除了要保护好文物外,更重要的是要把院落以及街巷格局保存下来,不能破坏。

  “文物建筑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要和整体融为一体。”薛冰举例,“像南捕厅,就是按照原来的边界一个个复原,东门也是这样,道路不能拓宽, 格局不能打破。”(郝多)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