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考“暗战”正在打响。紧张备战名校自主招生的初三应届生忽然听到消息,原定3月8日举行的上海中学、复旦附中“校园开放日”双双宣布推迟。
这个消息的背景是,教育部2月发布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而在北京,市教委2月18日就发布2014年中招政策,明确北京市优质高中名额分配不再“推优”,完全按成绩录取;北京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30%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校。
高考改革方案尚未出台,中招显然先动起来了。本报记者调查后察觉:从今年开始,沪上众多实验性示范性中学对于“尖子生”的定义已经发生了改变。与之相应,各校在招生时的选拔标准,也在改变。业内人士透露,实施多年的上海高中自主招生政策,即将随教育部的相关要求而调整。
“校园联谊”的时间,今年为何推迟了?
这两天,不少初三学生的家长都在网上发帖、“对表”。这些正帮着孩子关注名牌高中自主招生动向的家长发现,今年,已有不止一所高中发出通知,延后让孩子到“校园参观”“参加联谊活动”的时间。“原定3月8日,现在推迟到4月中旬。”
这些形形色色的校园活动,其实都是参与自主招生的名牌高中向考生发布的笔试或者面试邀请。
本报记者走访沪上多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后获知,“上海高中的自主招生政策可能就要出现比较大的变化。即便今年维持原样,明年也会出现变动。”
变动,源于政策层面的“宏观调控”。今年2月中旬,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包括上海在内的19个重点大城市2014年制定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这则通知明确要求,择校生将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同时,要求各地“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操作办法。”
对上海而言,优质高中的到校指标,和这些高中在招生时实行的“名额分配”政策有关。
所谓“名额分配”,就是优质高中每年计划招生名额中,划出一部分名额、按一定比例以指标分配的形式,直接分配至各对应的初中学校。
上海优质高中在招生时实行“名额分配”已有数年。2007年起上海出台中招新政策,推出“名额分配法”,把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约10%的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初中,此后两年,这一比例又扩充到15%,2012年时曾扩到18%。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沪上实验性示范性中学的招录方式今后要调整,名额分配的做法有利于促进地区教育均衡,因此在招生计划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扩大。”一位沪上名牌高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一种说法是,从明年开始,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要取消更多乃至全部的自荐生名额,这部分招生计划将用于名额分配。
高中自主招生面临调整,其实并不“突然”
按照《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实行全市初中统一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高中要逐步扩大学校自主招生比例。到2020年前,本市优质普通高中每年招生计划要拿出不少于60%的名额,平均分配到每一所初中。
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调控思路主要是:增加地区名额分配的比例,进一步削减自主招生名额。个中考虑是,让就近上初中比择校上初中进入优质普通高中的机会大,由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热”才能顺势降温。
目前,上海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招生名额主要切分为四块:推优生、自荐生、名额分配生以及中考“裸考”生。
在统计口径上,沪上实验性示范性中学目前的招生计划中的“名额分配生”已占45%左右:除15%按生均比例分配到初中,还有30%是这些优质高中接收的来自各初中学校的推优生。但2012年,被称为沪上“四大名校”的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取消了名额分配的招生办法,相应招生计划列入了零志愿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