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考场挂个帘子隔开考生和老师。单孟华 摄
3月8日,在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自主招生考试面试考场,拉起了一块蓝色布帘。校方称,这块布将考生与评委老师隔离,目的是为了杜绝不公平考试现象的发生。昨天上午,在政协第三场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钟秉林、冯骥才等表示,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应继续推进,解决公平公正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然而,保证自主招生的公平,一定得靠一块帘子吗?
一块蓝布隔开老师和考生
矿大自主招生“垂帘”面试
今年中国矿业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一共吸引了全国各地超过1100名考生报名。该校招生办主任朱宜斌告诉记者,这1100多名考生中,有740多人通过审核,3月8日当天参加考试的有640多人。
考试当天,每个面试教室都挂起了一块幕布,两侧分别是考生座位和评委老师座位。“考生和评委老师之间是见不到的,只能听见彼此的声音。”朱宜斌说,这是为防止暗箱操作,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考试期间透露个人信息算作弊处理
据了解,考生在进入考场之前,学校会根据他们的特长、优势,分成物理、化学、生物等七大类八个小组进行分组面试。在进入考场之前,每个考生会拿到一个随机给出的顺序号。进入考场坐定后,考试需要报出顺序号,而不是个人姓名等信息,“在作自我介绍的时候,只能介绍个人特长、优势、获奖情况、高中期间考试成绩、在校排名等信息。”朱宜斌说,“整个考试期间,禁止向评委老师透露或暗示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甚至是所在学校等个人身份信息,否则将算作作弊处理。”
“面试,如果考生与评委老师见过面、相识相熟甚至是打过招呼,都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的公平性。”朱宜斌说,学校并非是不信任考生和评委老师,也不能就此说明传统的面试存在大量潜规则,只是想从制度上杜绝不公平现象的发生。“通过这样的制度设计,可以更大程度的保障考试公平进行。”
考生的现场举止、穿着礼仪怎么考查?
昨日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几位考生,他们对“垂帘”面试颇为满意,一位考生说,所有考生都希望能公平考试,杜绝“走后门、打招呼”,“‘垂帘’面试在这方面的作用很明显。”不过也有考生认为,面试应该不仅仅考查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现场的举止、穿着等,也应该成为考查的一部分,“垂帘”面试却把这部分全部舍弃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自主招生还应该继续搞下去
昨天的政协记者会上,有媒体提问,高校在招生方面存在着裁量权越大腐败空间就越大的问题,自主招生是否还要进行下去?
钟秉林表示,自主招生的试点还应该推进,试点初衷是为了打破社会上广为诟病的“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的做法,让高校和考生相互之间有更大的选择权。“如果今年取消自主招生,明年记者招待会,媒体比较尖锐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回归到大一统,所以给高校留点时间和空间尝试一下,反正5%的比例规模也不大。”
钟秉林承认,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违规现象,但他表示自主招生的目的是让学生和学校之间能够双向选择,这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我认为,高校自主招生需要解决两个方面问题,”钟秉林分析,一是试点学校要明确自主招生的选拔标准、选拔方式和测试方式,门数不能过多,也不能和高考内容重复;二是加强监管,对违规现象严肃处理,同时也应该更透明,在网上公开整个流程,要自觉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
新政
教育部部长:“十公开”确保公平
几天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样被媒体追访怎样确保自主招生公平,他表示,对涉嫌招生腐败的人,一经查实,都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教育部已明确要求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继续加大公开和监管力度。(刘清香 单孟华 郑春平 项凤华 鹿伟 刘伟伟)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