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个藏族大学生的创业路:开藏族风情影像工作室

2014年03月14日 1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只要迈出第一步,就会有进步”,13日,在贡觉玛影像工作室,陈林江措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告诉记者,这句话是他在奋斗路上能执着追寻的动力。

  今年29岁的陈林江措出生在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的大草原,是牧民的儿子,肤色黝黑,目光炯炯。成绩优异的他于2005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学习油画,并于2008年毕业。

  北漂了三年后,陈林江措背负行囊回到了青海,在西宁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相传,贡觉玛是西藏当惹雍措女神贡觉玛用歌声养育出来的血红色的宝石,陈林江措就把自己的影像工作室叫做贡觉玛,这也是他心中的宝贝。

  “从小我就喜欢有色彩的东西,绿色的草原,黑色的毡房,白色的羊群,还有金色的太阳,觉得这些东西都很奇妙,所以我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陈林江措的话语中透露出自小对色彩的敏感和艺术的热爱。

  看着自己的家乡有那么多的藏族同胞,却没有一家能用自己民族服装拍“婚纱”的影楼,陈林江措决心开一间这样的工作室,专门从事藏族影像拍摄。

  “在我的记忆里,马背上的婚礼是草原上的节日,而如今却改成了高档汽车迎娶;曾经阿妈捣奶茶的酥油桶被酥油分离机所替换,虽然方便了,但传统的东西越来越难保留下来。”这让陈林江措有一种紧迫感,他认为不但要做藏式婚礼摄影,而且还需要记录一些原生态的东西。

  想法有了,资金从哪里来?仅凭自己北漂时攒下的钱远远不够。

  “我把想法告诉了阿爸和阿妈,虽然都非常支持,但是他们以为我就是要开个照相馆,不过我也能理解,因为在阿爸阿妈的记忆里的拍照就是开照相馆。”

  “钱是还不够。我又把难处告诉了身边的朋友,他们纷纷慷慨解囊,还叮嘱我一定要做好,这让我的信心十足,女朋友知道了这些,也特别支持我,要不是他们的支持,我的想法恐怕要比想象的更加飘渺了。”陈林江措说。

  

(责任编辑:杨淼)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