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20年跨越式发展,盐田国际从海边荒滩成长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在世界港口发展史上,创造了以最短时间实现1亿标箱的港口吞吐量新纪录。2014年1月,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取得“开门红”,首月箱量完成102.24万标箱,同比增长7.19%。 记者 丁庆林 摄
2014年新春,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微妙关口。正当券商研究员们在业绩大面积滑坡的上市公司中苦苦地寻找着任何一抹亮色时,深圳企业格林美却在2月27日发出了一份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预报:2013年营业收入将达35亿元,同比增长148%!
更令人惊讶的是,格林美的逆市走强并非孤例——来自深圳证监局的最新统计,截至2013年底,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1.93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在IPO完全停顿的2013年,深圳上市公司却继续成为资本追逐的宠儿,全年再融资逾1300亿元,再融资额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一!
以公开数据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深圳地区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0586亿元,占同期深圳GDP的105%。上市公司已成为深圳经济动力最为强劲的火车头。
深圳上市军团实力雄厚
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中兴通讯、中集集团、比亚迪、万科、华侨城……打开深圳证监局网站上的辖区上市公司名录,涌入眼帘的是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参加每年一度的深圳上市公司监管工作会议,坐在各行业排头的是一张张明星般的面孔:马明哲、郁亮、侯为贵、麦伯良、王传福……
截至2014年1月末,深圳共有境内上市公司185家,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7.4%。然而,更让人难望项背的,是这185家上市公司令人欣羡的“含金量”。
为什么说深圳上市公司的含金量高?深圳证监局副局长朱文彬为记者掰着指头历数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四大看点:
一是“规模大”。截至去年底,深圳地区的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已达1.93万亿元,占全国的8.07%,居全国第三位。
其中,总市值在百亿元以上的大型公司就有32家。这充分显示了深圳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及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二是“质量高”。根据2013年前三季度的公开数据,深圳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增长28.9%,增幅高出全国上市公司整体水平将近一倍。在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长速度减缓的背景下,深圳上市公司却出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提速的可喜局面。
三是“结构好”。深圳上市公司从行业上看,主要类别为信息技术、金融、工业、房地产、消费等,服务业与新兴产业占主导地位,与全国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有着明显区别。金融类上市公司虽然只有5家,但却贡献了全市上市公司67%的利润。
四是“转型特征明显”。在全国上市公司中占比微弱的新兴产业,却是深圳上市公司中为数最多的新增长极,并涌现出了多家在细分行业领域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小巨人”,例如在铝电解电容化学品领域占据国内4成市场份额的新宙邦;在国内海上石油直升机飞行服务业务占据5成市场份额的中信海直……
证券化率(总市值/GDP)是业内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程度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最常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观之,2013年底,深圳证券化率已达133%,高居全国第二。
然而,更懂门道的投资者,“垂涎”的不是这185家已经端上“桌面”的上市公司,而是更具潜力、埋伏在台下的拟上市企业。记者总结深圳历年来拟上市企业的数据,发现最近六七年以来,深圳正处于上市辅导期和已报会的拟上市企业“蓄水池”,始终稳定在120家左右。同时,在前海股权交易所挂牌的企业更超过了2000家。这表明深圳拥有数量巨大、质地优良的上市后备资源。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