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将划永久农业及生态区 保护鱼米之乡发展

2014年03月20日 09:52   来源:新华日报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昆山锦溪镇万亩生态良田的小麦在春雨滋润下青翠欲滴、长势喜人,与正在吐露金黄的大片油菜花相映成趣,宛若一幅色彩明艳的水墨画。这样的如画美景,在寸土寸金的江南将来有望得以永续——鉴于苏南地区目标开发强度过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我省将划定苏南永久性农业及生态区域。

  “只有划定永久性农业及生态区域并严格保护,才能保住农业赖以发展的‘家底’,地产农产品才能保持在合理水平,农业现代化才有可能实现。”19日下午,省政府在苏州召开苏南地区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划定永久性农业及生态区域座谈会,副省长徐鸣表示,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四化同步”原则,加快推进永久性农业及生态区域划定工作,严格保护农业发展资源,稳定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强化农业生态功能,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要将生态红线落实在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之中,明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对一般性开发用地,坚决不得占用,确保基本农田用途不改变、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苏南是我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人地矛盾最突出、环境容量最小、农产品自给率最低的地区。五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1.6%,粮食产量仅占全省的14.2%,粮食自给率为35%,蔬菜自给率不到40%。如果没有“鱼米之乡”,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江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祖耀升介绍,苏南地区2013年的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达到了28.18%,如果剔除水域计算则高达34.20%,对苏南地区生态保护构成很大的压力。

  省农委副主任张坚勇认为,苏南作为口粮的602万亩水稻,是最大的人工湿地,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他建议,苏南地区在有限的土地上要保持农业发展,必须加快推进规模经营,拓展农业生态功能,把稳定水稻生产、城郊菜地建设作为重点,“在发展精品农业上增强竞争,高效利用土地,发展精品农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正在研究制定苏南地区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发展边界和生态红线划定办法。苏南五市也在抓紧确定本地区永久性农业及生态区域范围,明确农业发展特别是重要农产品生产以及生态用地面积,确保划定区域面积不打折扣,又为发展留出适度的空间。(吴 琼)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