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小学首设"职业体验日" 212种职业"试不完"

2014年04月10日 15:32   来源:东方网   王婧 林颖颖 朱晓芳

  进了大学发现学的专业其实并不是自己喜欢的;高考填报志愿大多是听从父母的意愿……记者日前走访沪上部分高校,发现这种情况并非少数。在美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年龄为6周岁。尽管本市部分中小学近几年已开展职业教育,但能够进行职业体验的孩子还很有限。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能够体验职业,本月,上海试水在全市中小学生中设立“职业体验日”。首届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的体验时间分别是4月13日、19日、26日。

  到目前为止,本次活动共有50所中等职业学校参加,涉及14个专业大类的212个职业体验项目,供全市近3万余名中小学生体验。就家长、学生关心的几大问题,晨报记者采访了职教处相关负责人。

  首个体验日为本周日

  问:职业体验日与实习有什么不一样?

  答:首先,针对的人群不一样。职业体验日针对的是全市中小学生。而实习针对的一般是大学生。

  另外,活动的时段也不一样。本次职业体验日开放时间为4月13日、4月19日和4月26日3个周末。学生可以根据菜单,自行选择体验项目。

  212个职业可供体验

  问:类似的活动,此前上海有过吗?这次和以往有什么区别?

  答:在美国,孩子6岁就要接受职业体验教育。相比之下,国内起步晚。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开始重视和投身到职业教育当中。

  有的学校,如交大附中、建平中学、市八中学、彭浦实验小学、蓬莱二小等沪上中小学,近几年已悄然开展职业教育。过去两年的暑假,有的区县面向学生开放部分中职学校进行职业体验。

  这些活动给了主管部门启发,学生很需要这样的职业体验。但是,以往的活动总体来说涉及面比较小,只有部分学校、区县的学生可以体验,有的开放项目家长并不知道。

  因此,很有必要举全市之力来办,这次“上海市首届学生职业体验日”,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开放所有可以开放的项目。特点是面广、量大。212个不同职业体验项目,由孩子们自行预约体验。

  微信报名3万多个名额

  问:中小学生如何报名?活动有名额限制吗?

  答:学生可以关注微信号“diyijiaoyu”进行活动报名。到目前为止,本次活动共有50所中等职业学校、66个市级开放实训中心、35个校级实训中心参加,涉及14个专业大类,如财经商贸类、交通运输类、文化艺术类、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土木水利类、医药卫生类等职业体验项目,供全市3万余名中小学生体验。

  今后每年都有类似活动

  问:只是开放3天体验,就能够让孩子们实现良好的职业教育吗?会不会流于形式?

  答:不会。这次的职业体验日活动,活动时间为4月13日、4月19日和4月26日3天。3天时间比较短,主要是让学生有一个职业的启蒙教育。在体验中找到志趣所在。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体验方案。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职业体验,发现职业的兴趣,未来根据兴趣来寻找职业的方向。

  职业体验日活动,只是一个“导火索”,我们并不寄希望于一次体验就能找到职业方向。学生可以通过体验,然后通过网络、实践,进一步了解自己喜欢的职业,例如,电子工程师、动漫、木工等等。

  今年全市推行职业体验活动后,每年都会安排类似的活动,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如果现在开始体验,到初中前,就有多次不同的体验了,通过各种体验,进而找到自己的兴趣。

  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问:之前普职融通也在做类似的职业体验项目,那针对中小学生有什么特别的设计?

  答:此次市教委将开放日活动与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参与其中的中职校开放实训中心作为中小学生综合学习实践活动的场所,均安装了读卡设备。它可以读取参与体验活动学生的电子学生证信息,并通过网络实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后台的信息管理系统,使体验活动成为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好玩又实用

  问:有什么好的体验活动可以推荐给孩子们吗?

  答:365行,内容各不同。每个学生的特点不一样,不同的学生,在其中可以找到各自喜欢的项目。城市科技学校的创意木工项目,提供一整套鲁班的现代工具给孩子,可以做小板凳,磨完木头后的木屑,用一种机器可以完全吸掉,地上很干净,与传统的木工不同。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的拍卖很有意思。还有的学校厨艺展示,有蓝带大厨登场;临港一所学校里,意大利厨师教做菜……详细内容可以看项目列表。

  [现状]

  “高招咨询会,来的95%是家长”

  前几年,上海财大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曾以“对本专业的认知度”为题,对学生做过调查。该学院资深辅导员向勤告诉记者,调查结果显示,9成学生对本专业并不了解。“高考填志愿时都是父母和老师帮忙填的。”向勤还表示,“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概念,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没想清楚以后想做什么工作。”

  向勤建议,学生在进校前应该适当接受一些职业生涯教育,了解相关职业的发展通道,并与兴趣爱好相匹配,“有机会还可以去企业进行参观,增加感性认识”。

  上海大学从2011年开始不按专业招生,学生高考志愿中不用填报具体专业,而是在大一期间统一接受通识教育,一年后根据高考成绩和综合情况,采取学院、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安排专业。

  上大招毕办常务副主任叶红表示,之所以实行不分专业招生,除了希望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刺激各院系好好办学,还有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学生进校前,对专业的情况普遍不了解,也缺乏必要的职业规划。以往每年学校的高考招生咨询会,95%以上是家长代替孩子前来,最经典的问题是:“哪个专业最热门?”、“你看我们孩子的成绩,报哪个专业好?”

  [案例]

  高二接触电子技术庆幸没有选错方向

  陶宇超毕业于交大附中,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的一名大一学生,他说,正是高中的生涯规划指导课让他有机会进中职校进行职业体验,并最终帮助他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

  陶宇超说,他的一位高中同学在高三时同时被复旦和交大预录取,但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她当时没有考虑过专业问题,最后进了复旦大学的技术科学试点班,这个专业有门必修课是C++和焊电路板,但这偏偏是她最讨厌的。”

  不同的是,陶宇超在高二上学期就通过学校的职业体验课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当时,我来到信息技术学校学习电子技术,通过6周的课程,我发现比起软件研发,自己还是对硬件改造更有兴趣。”陶宇超说,高一时自己还在钻研VB编程,如果没有这段职业体验经历,可能最后选择的会是软件方向。“后来我迷上了电子信息,课间十分钟还会争分夺秒地排电路,晚自习也几乎都泡在电工教室。”

  当其他人还在为大学学什么而犹豫不定时,陶宇超早早地选定了发展方向,并且朝着目标开始努力。

  高一去非洲做公益立志学习公共关系

  2013年2月,当时还是建平中学高一学生的陆一行跟随着MetoWe公益组织来到了肯尼亚。“当时MetoWe在建平开展了一系列关于青少年领导力的讲座,鼓励青少年发现并培养自身的领袖才能,同时去帮助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被这种社会关怀理念所折服的陆一行,在寒假加入了前往肯尼亚的队伍。

  在肯尼亚的14天里,陆一行在建筑工地上帮忙搬砖、运水泥,同时前往当地的学校听课,和当地学生一起学习、玩游戏。陆一行说,非洲之行让自己意识到了作为一名世界公民的责任。

  就是这次结缘,让陆一行在高二的职业生涯体验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MetoWe,“我在市场部门工作,负责一些活动的推广。”在两周的体验中,陆一行还代表MetoWe到世界外国语中学进行了专题讲座,“我们向9年级的学生讲述如何开发自己的领导力。”

  这么多的实际体验也让陆一行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我以后想读社会学方面的专业,比如说公共关系、社会团体管理等。”而他现在已经成为了MetoWe组织的青年代表,在改变世界的路上,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责任编辑:杨默)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