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心沙超六成已开放 最新一轮改造即将启动

2014年04月14日 09:30   来源:广州日报   

游客在海心沙拍照留影。(资料图片)记者陈忧子、高鹤涛 摄

  42.52%场馆全部开放 24.30%部分开放 14.18%不开放

  本报讯(记者杨进)昨日,作为第16届亚运会开闭幕式主会场的海心沙,在沉寂三年多后,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其赛后利用最新一轮改造即将启动。

  记者了解到,广州对亚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其实已经进行了专题研究,海心沙这次改造正是基于在对国内外多个城市和多位专家学者的认真调研之上。本报记者日前获得这份调研报告,详解广州亚运场馆赛后利用出路。

  记者了解到,为筹备和举办第16届亚运会,广州共投资53.6亿元用于体育场馆建设,共计划设置80个场馆,其中12个为新建场馆,其余均为改扩建场馆。据介绍,这些场馆分布于广州市区及佛山、汕尾、东莞、从化和增城等市区和县级市。

  据介绍,广州市区的亚运场馆,包括海心沙等开闭幕式主会场,地铁覆盖率已达80%,这也为赛后利用方便市民前来健身休闲带来了便利。

  调研统计数据显示, 42.52%的场馆全部开放,24.30%部分开放,不开放的场馆仅占14.18%。

  曾是广州市亚组委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可见广州亚运场馆总体开放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9成是体育场直接经营、管理,没有委托或者承包出去。”

  场馆开放税负高

  据了解,目前亚运场馆不但收入微薄,还需要承担众多名目繁多的税款。目前场馆对外开放要缴纳5%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12%~17%的房 屋租赁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单项固定资产的购置及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增值税等税种,以及教育附加费、治安费、防疫检测费、门前“三包” 费、物业管理费、绿化费等费用。

  低价开放不划算

  广东奥体中心作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体育场馆群,目前场馆提供的多数运动项目,如棒球、垒球、曲棍球、射击、射箭等,在我国的知名度和普及度都不太 高,使用率也比较低。据介绍,亚运场馆具有建筑规模大、标准高、附属建筑面积大等特点,经营成本较高。“如果其低价向社会开放,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不划 算。”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